第三百三十七章

琼关的铁矿可算富矿,品相甚好,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以之土法炼钢,应该得到不错的成品。叶行远在县里搞铁器厂,邻近的资源当然不打算放过。

他是等着孟矿主说这句话,不过并不心急,只装作迟疑道:“兹事体大,铁器厂乃是军国重事,皇上与内阁诸位大人都甚为着紧。本官虽有引入民资之意,但也未见得能有上峰支持。

诸位矿主有心,为此出力,算得上是为国为民的大善。但是否可以成事,还得本官再请示。今日不能草率答应,仍须再议。”

沙一毛听叶行远口气松动,忙急道:“还请大人费心,务必一力促成此事。若中间需要打点,吾等尽可出资,对大人也另有一番孝敬。”

他是边境地方上的暴发户,虽然狡刁,但终究上不得台面,说话也是没个分寸。叶行远正气凛然道:“沙矿主此言差矣,本官是因为你们一片诚心,利国利民,才愿意从中斡旋,岂是为了贪图贿赂?此话再也休提!”

沙一毛吃了排揎,心中愤愤,道是世上哪有不偷腥的猫,哪有不贪钱的官儿?别看你这时候一本正经,待日后银钱过手,才不信你不分一杯羹。

当下也不好再催促,四人联袂告辞,回家忧心忡忡,又是一番商量,打算私下再打点上下,运作此事不提。

叶行远退了诸人,陆十一娘回来禀告,“大人嘱托,属下已然完成,不知效果如何?”

叶行远大笑道:“你这份唬人的本事了得,这四位矿主吓得屁滚尿流,咱们的安排已成了七八分,接下来就看他们自己作死了。”

才刚刚筹办铁器厂,叶行远的秘折入京未久,连皇帝的批复都尚未回来,又怎会有东厂的宦官来得及赶到此处。孟矿主听到的对话,正是陆十一娘自导自演,只是一出戏而已。

不过人虽不真,事情确实是真事。当初沙、孟、毛、金四家要不是给自己挖这么一个大坑,也不至于今日担惊受怕。

这几年皇帝纵容司礼监与东厂,内宦的势力在京中进一步膨胀,阉党与清流斗个不绝,再不是隆平帝登位前中期那窝囊模样。江南地方士绅势力大的地方或许还不觉,但北方的矿主都在战战兢兢,害怕秋后算账。

沙、孟、毛、金四家,也正是因为心底有这样的忧虑,所以才会一下子乱了方寸。

但对叶行远的手段,陆十一娘还是有些不解,便问道:“大人吓唬他们,让他们拿些钱出来破财消灾也就是了,何必要他们入股?这铁器厂既有大人主持,日后必然是要盈利的,这岂不是白送他们分红?”

叶行远道:“你还是太年轻了。我要讹他们几千上万两银子不难,但要拿他们的一半的身家性命,他们可绝对要跟我拼命,不给他们点甜头作为麻痹自己的借口,他们怎会愿意?

至于分红么...十一娘可知没有投票权的小股东,又没有公司法的限制,会被盘剥到何种程度?”

陆十一娘目瞪口呆,她只听得懂小股东与盘剥两词,想来大人是没想什么好主意,不由心中为诸位矿主默哀。

只要对方主动跳坑,叶行远也不用多费什么心思,他们四家自己到处找人关说,愿意入股。姜克清都为之惊讶,不知一向懒于应付公事的当地矿业四大家怎么突然这般积极。

难道真是叶行远展示了什么神奇的炼铁手段,才让他们趋之若鹜?姜克清心中不乐,却也无法阻止,只是暗暗心忧。

他被委任来此当一方特区转运使,完全打破了原本的升迁节奏,可不是单单为了借东风镀金。虽然朝中几位大人的书信语焉不详,但这种事本来就不用明说,更不会落于文字--他是来压制、掣肘叶行远的。

姜克清心中明白,以他的性子,本不愿做这种事。但他亦是明事理之人,有时候为了大局,做出一些必要的牺牲也是不可避免。故而他兢兢业业,暗中观察,等到叶行远露出破绽,可以一举将其架空。

然而他来这儿上任已经一段时间,叶行远也已经整出不少大事,他却没有找到任何可乘之机。

并不是说叶行远行事有多滴水不漏,从老官油子的角度来看,他到底年轻,有许多地方照顾不周,并不是没有纰漏。但是姜克清悲哀的发现,这些纰漏他利用不到。

因为叶行远做的事,都是前无古人,姜克清固然熟读圣贤书,亦通庶务。但比如票号、铁器这些事情,都不是他的专长,想以此针对叶行远,总觉得心里没底,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他是个谨慎的人,从来谋定而后动,没有十全把握,更不会出手。严首辅也是看中他这一点,所以才委派了他。现在这种稳重的性格,反而成了他的阻碍。

叶行远怎么就不能好好办些政务呢?这样老谋深算的姜克清早就能抓住他小辫子,但如今叶行远将所有辖区内政务全都放手,一心只搞经济,搞的又都是新花样,叫人如何入手?

况且这也是特区应有之义,叶行远去干事,也有部分是姜克清怂恿,倒也不能多说什么,只能再耐心等待。

转运正使无可无不可,副使暗中推动,四大家入股铁器厂之事终于尘埃落定。沙、孟、毛三家每年出铁矿石六百万斤,金家每年出煤四百万斤,总共占股三成。

叶行远还觉得这个数少,但算下来一年也有七八万两银子,更是这三家出产的七成左右,也只能暗中吐槽现在的钢铁产量实在太低。

不过想象偏远一县小矿就能有差不多数千吨的煤、铁产量,比之生产力低下的地球封建时代,轩辕世界还是有极大的领先优势。

“勉勉强强够数吧......”叶行远有些意兴阑珊,跟蓬勃发展的金融业相比,现在还未有起色的煤铁产业完全不够看啊。

不过他的主要目的,是要将四大矿控制在自己手中,重新整合琼关县的势力。

当然四家也不是傻子,入股的同时,也表示了必须要有盈利保证,若是铁器厂不能盈利。那便要对四家进行相应的补偿。叶行远一口答应,丝毫未放在心上。

于是沙、孟、毛、金四位矿主欢天喜地的去了。一方面觉得总算保住了性命,日后再找人斡旋,看看能不能消解与那位王公公的仇怨,另一方面,也希望这是一笔好投资,说不定还逮到了一头生金蛋的母鸡。

叶行远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筹建工作,铁器厂选址尽可能要离矿区近,但为免受到四家矿上的辖制,又不能太近,还要考虑到成品的运输。

他考察了几处,最后在县城西南面汾河边找到了一大块荒地,便暂定此为铁器厂地址,上报朝廷--现在铁器厂是朝廷机关,他也只是代办,并无决定之权,要等朝廷派下来提督铁器厂的太监到来之后,才能做最后的决定。

不过隆平帝也是力撑叶行远,铁器厂提督太监只定位从六品,与叶行远平级,大约便是为了让他可以统揽经营,不受掣肘。而且也下旨明言,凡经营事皆由特区转运使衙门作主,太监只行监督之职。

等于是给自己找了个监军--叶行远并不在意,因为简在帝心,隆平帝对他的关注与信任超过了大部分的内宦,他还有锦衣卫秘折上书的权利,不怕被太监一手遮天。

为此能拉近与皇帝的关系,同时坑了四大矿主一把,完全值得。

提督东厂的太监最后定人选为原来御马监的王礼。叶行远想起来与他也打过交道,此人便是谋夺了李成的宝刀送给干爹王仁,后来被迫负荆请罪,没想到如今竟然是他来。

这大概又是王仁再向他示好--叶行远总有这种感觉。王仁其实是隆平帝身边最受信任的大太监,然而叶行远与他却不熟悉,老是跟在隆平帝身边的安公公他倒见过好几次。

王仁当初送还宝刀,示好之意明显,只是后来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叶行远便没有放在心上。

他心中有疑,便找青妃商量,青妃听他说了前因后果,蹙眉道:“若你说得没错,这位王公公必然所图甚大。我也听过此人声名,知他有枭雄心性,若给他机会,必是一代权阉。”

青妃对当世之事了解不深,亦没有太多的情报管道,但她见识非凡,从小在内宫长大,对太监这种生物亦有足够的了解。王仁此人行事四平八稳,处在最炙手可热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之位,却意外的未曾受到太多的攻讦。

大部分的骂名,都由东西二厂给背了。但细究起来,阉党的真正核心,必然是这位王太监。

就凭这份隐而不显的本事,这份心性就极为可怕。而他礼下于人,对当时只是一个举人的叶行远这般客气,说他么有别的目的,谁会相信?

“但我身无长物,他又图什么呢?”叶行远更为疑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