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第四十七章 阿湘

《拉忠臣夫君一起造反(重生)》全本免费阅读

哄骗沈微月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不出三日,沈妙妍就和沈微月一同踏上了去锦州的路。

美其名曰,婚前看望平阳侯老夫人。

于沈微月而言,她是去得到平阳侯老夫人的认可的,同时,锦州是大魏丝绸刺绣的集中地,那里有最新潮的花样,最厉害的绣娘……

她要去做一件配得上未来皇后的嫁衣。

而于沈妙妍而言……锦州离淮州很近。

平阳侯许是拗不过自己爱女,只得同意,给配了一小队的护卫,还雇佣了震云镖师。

沈妙妍和沈微月坐在同一辆马车中。

路途遥远,沈妙妍闭目养神。

沈微月则对着车帘透进来的一点光,打着络子。

不用多说,肯定也是送给魏麟的。

马车摇摇晃晃,一路向锦州去了。

淮州。

淮丝的价格一路疯涨,市集上像是有无数饕餮张着大嘴。

谁家说要卖丝,还没等到把丝扛进市集,便被抢购了个精光。

赵家村养的蚕多,曾经年年收丝前,要借贷粮食周转。

现在却日日都能吃肉,村里炖鸡的香味,从烟囱向外,飘出了十里地。

村里年轻的大姑娘们穿上了绸缎的衣裙,在阳光下发着光,晃得旁人睁不开眼。

几十年的破屋旧房,不约而同地换了新瓦。

成群的木匠走进去,给他们打新的家具。

这神仙一般的日子,看着简直叫人红了眼。

其他家中也有养蚕卖丝的,先前卖的价低了,如今无丝可卖。

便日日夜夜守着桑树,望眼欲穿地等蚕吐丝。

淮州曾经没养蚕的百姓,走在路上都要唉声叹气,悔不当初。

若是当初多养些蚕,是不是这种日子他们也能过上?

这近在咫尺的神仙日子!

这日,李家村的李二壮,兴冲冲地回了家,刚一进门,就冲着织布的妻子喊:“阿湘,阿湘!快把咱家的地契找出来!”

妻子阿湘停下织机,有些不安地将手在衣服上搓了搓:“要地契做什么啊?”

李二壮的眼睛在发光:“赵家村最近都发了大财,听说了吗?”

阿湘点头称是:“听说了,丝价涨得快,可是咱家只种了米和棉……”

李二壮压低了声音:“朝廷啊,准备搞什么……改桑!对,改桑!原本桑的税不是三成?现在这批改桑的农田,还是按照原来的税来收,算下来只要一成半!丝可比米紧俏多了!里外里,一亩田种桑,相当于十亩田的收成!”

阿湘眼睛睁大:“既然是朝廷的意思,我怎地没有听说过这事?”

李二壮嘿嘿一笑:“你老说我跟那些兄弟是酒肉朋友,这回知道了吧,就算是酒肉朋友,有也比没有强!”

阿湘有些踌躇:“可是这以后家家种丝,丝会不会卖不上价?”

李二壮拍拍胸脯:“你怕什么,这丝,淮州卖不掉,还有京城,京城卖不掉,还有海外。这次朝廷要改桑,就是要卖给那些外国人!”

阿湘点点头。

她没读过书,但是也管着一家人的吃穿用度。

她觉得男人说得很有道理。

她不聪明,但是那些大人各个都是读出书的文昌转世,怎会算不清楚账?

若是不赚钱,朝廷怎么会要改呢?

阿湘翻找出来地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虽然税少了,但改种桑苗也是要钱的啊,我们哪里来的钱?”

李二壮接过地契:“白老爷不是贷钱吗?把家里多余的粮都卖了,再拿两亩地去抵,贷出的钱,便够我们改桑了。可要早些去贷,等到朝廷贴了公告,就贷不上这个价格了。”

阿湘不太懂这些,她懵懂地点了点头,将事情交由李二壮做主了。

李二壮抓着地契,像是抓着一沓未来的银票,和他与妻子的全部未来。

他看着阿湘,眼睛微红:“明年!明年也叫我们阿湘,顿顿吃上鸡肉鱼肉,穿上漂亮的绫罗绸缎!”

阿湘笑笑。

李二壮总说她嫁给他受苦了,但她觉得也还好。

她不是那么在意那些绫罗绸缎,也不求大富大贵。

但夫君有这样的心,她是很高兴的。

再多艰苦,总归是,有人相扶相伴。

此生足矣。

沈妙妍一行人来到锦州。

刚一落地,震云镖行的镖师便上前请她们签收镖的文书。

沈微月兴高采烈地签了。

这些时日给她无聊坏了,起初她还能熬着打打络子,后来带的材料用完了,便无事可做。

平阳侯派来的护卫和震云的镖师都离她们的马车很有距离。

唯一一个与她同坐的沈妙妍,还不愿意搭理她。

她快速下车,便带着护卫往城中最大的客栈去。

沈妙妍被她落在后面,倒是也不着急,她放慢了步调,问道:“都准备好了吗?”

“放心,东家,都准备好了。”

此人正是廖维。

随着队伍从京城一路护送她来到锦州,之后还要护送她去淮州。

她根本没打算去拜访平阳侯老夫人。

老夫人对她并无多少感情,她亦如此。

来锦州,不过借道罢了。

沈妙妍带了一名去过淮州的镖师。

但是锦州到淮洲的官道,前些日子塌了一块。

早早就有人拦着不让走了。

他们只得绕路。

走至岔路口,正欲找人问路。

远远地,就看到了一个单薄的身影,她背着巨大的包裹,看上去有些吃力。

沈妙妍忙上前去。

这种情况,原本是忌讳旁人搭话的。

但沈妙妍长得实在好,眉宇间,还带着一股英气,看上去不像坏人。

女人放下包裹,擦了擦汗:“姑娘往那头走,那边的小路虽然看着窄了点,但是结实平整。”

沈妙妍道过谢,又问她这是做什么去。

女子便道,最近淮丝紧俏,家中卖了粮来买桑苗。

闻言,沈妙妍眼中一摸幽光闪过。

她状似不经意地问:“淮州没有桑苗卖吗?要走这么远?”

女子放下水壶,抿唇笑了笑:“淮州的那些桑苗哪里够大家买的,只能再往周边找找了。”

沈妙妍的心骤然沉了下去。

魏昌要淮州每十亩民田改一亩桑田,这件事她听说了。

这个改动力度算不上大,而且没有追加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