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案件陷入死胡同

宋小慈唱完第一段,副歌部分就唱不下去了,因为他忽然发现,阴历十一月初七,也就是阳历的十二月十二日,就要满二十四岁了。

有些汗颜,二十四岁的他,早已不是少年的范畴,让自己变得成熟,能够自食其力,这才是正道。

想到这里,宋小慈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大声吆喝道:“大阳,一鼓作气,冲上山顶。”

一人一狗,意气风发,开始在盘山公路上奋力奔跑。

毕竟是十二公里的上坡,不可能轻松登临。

到了山顶,一看时间,用了一小时五十分,速度只能算是中等,毕竟和专业的运动员是没法比的。

山顶好生开阔,俯瞰之下,整个石樵村历历在目,东西南北尽收眼底,果然是一览众山小啊。

宋小慈注意到,西侧连绵处有一道南北向的逶迤垄埂,将石樵村和更西的村庄一分为二。

心中一动,拿出手机,调出百度地形软件。

随着手中划拉,这道垄埂以西的山村顿时显现了出来,让他眼前一亮。

“西恩地区。”宋小慈有些惊讶。

原来,石樵村和另一个地区毗邻,刚好处于它的边界地带。

石樵村往西,地势不升反降,顺着地势平缓之后,那里就有一座县城——建宣县。

往北的话,就远多了,地势也更高,贺原镇居然还与西恩地区的另一个县——梓榔县接壤,不过这一点目前不用考虑。

让宋小慈眼前一亮的是这个建宣县,如果自己是石樵村的人,前往建宣县购物,要比清阳县城近太多。

古代行军打仗,那些风水望气大师,只要一看地势地形,就知道哪里出人才,那里适合排兵布阵,道理都是一样的。

“嗯,让我再想想,这种感觉意味着什么……”宋小慈想到了一种可能,但目前说不出具体的情形。

第六感觉是一种潜意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这种隐隐约约的感觉很难受,一时间说不出个所以然。

“咳,办法总是有的,画出来呀,傻帽同学!”

宋小慈跃上一块高耸的大石头,盘于其上,拿出白纸和铅笔,开始描绘这一方天地。

他要画的并不是全部的地形地貌,而是有特殊感觉的垄埂之地。

那条纵贯南北的垄埂,以及西侧的村庄,不知为何,似乎有种莫名的吸引力在牵引着他的神经,让他欲罢不能,只得将其描绘下来。

至于为什么不用手机拍照,或是直接用百度地形图,那是因为这些图形,只是傻瓜般的照单全收,而无法抽取其中的精神意识。

宋小慈笔下所描绘的,不仅仅是山川脉络,更是一种潜意识的外在呈现。

究竟是什么,他要先画下来,然后慢慢去品味。

手下运笔如风,纸间沙沙作响,宋小慈如入无人之境。

大阳安静地趴在大石头下方,闭目小憩。

半个小时之后,一幅速成的山川描绘就此完成,西部垄埂和它邻近的一栋农舍跃然纸上。

“大阳,走罗。”

宋小慈轻轻叫醒狗狗,一人一狗很快消失在尖嘴山顶。

晚餐之后,各个调查组汇聚在村委会的会议室里,进行情况的汇总。

侦察员们经过筛选,将68人过滤掉了28人,并将剩下40人的一半提取了指纹,另一半将在明天提取。

这一半指纹卡派人直接送到了贺原派出所,由胡斌根据宋小慈修复的两枚指纹,进行一一比对,无论是否比中,这些指纹都将录入数据库保存。

刘波和钟海洲、胡方威商量了一番,明天的调查将是重点,因为剩下的20人之中,有一家三兄弟非常可疑。

根据赶赴湖南的两位民警传回的商贩照片,失踪人员王一民和李文峰,经过本村群众的辩认,不少人都有印象,前几年的确在这一带收过药材,并且和上面说的三兄弟打过交道。

湖南的血样已经取到,刘波让他们一下飞机,就直接送到夷长市支队,和两名死者的长骨进行DNA比对。

晚饭的时候,侦察员们陆续回到了村委会。

吃过晚饭,宋小慈正拿着西恩垄埂素描在那里发呆,就见钟海洲抱了一叠指纹卡过来。

“小宋法医,你现在有空吗,这是余下20人的十指指纹,其中就有重点人物,三兄弟的。”钟海洲的意思,是让宋小慈帮忙看看。

宋小慈没有推辞,之前修复的两枚指纹,所有细节特征他都记得很清楚。

接过指纹卡,直接进行比对。

一一看过,看完,宋小慈摇摇头。

“这就看完啦?”钟海洲见过痕检们比对指纹,20份指纹,没有一个小时,无论如何都看不过来,而宋小慈仅仅轻描淡写地看了几分钟。

见宋小慈不为所动,他便将重点关注的三兄弟指纹单独抽了出来,让宋小慈再仔细看看。

也罢,宋小慈知道人家误会了自己,以为敷衍了事。

这次放慢速度,那模样跟个老学究似的。

比对完毕,宋小慈仍是摇摇头,将三兄弟给否了。

这时,刘波、胡方威等人也都凑了过来,他们从钟海洲的表情上,就已经知道了结果。

“叮吟……”刘波接通电话。

听完之后,他的表情有点郁闷。

原来,是胡斌打来的,他说之前送的48份指纹,经过比对后,没有比中的。

侦查员们有些失望了,开始怀疑宋小慈修复指纹的真实性。

宋小慈耸耸肩,表示自己也是无可奈何。

刘波对宋小慈倒是没有什么怀疑的,当即安慰大家道:“都是老侦查员了,你们应该知道,一种可能是嫌犯没有在库中,另一个可能是,嫌犯没在石樵村,我们的网还不够大。”

胡方威有些不服气:“根据远抛近埋的规律,如果是本地人作案,掩埋现场的距离足够了,这么偏僻的地方,随便找个地方埋藏,鬼都不知道。”

侦查员们议论纷纷,都认为是本地人作案,嫌犯的范围应该就在石樵村之内。

宋小慈沉默不语,这个时候他能说些什么呢?

自己不是神仙,再说,一般规律并不能解决所有犯罪人的心理问题,人这种动物有时候会有稀奇古怪的想法,难以用常理去解释。

见气氛有些尴尬,刘波转移话题,问宋小慈今天拉练的情况。

宋小慈自豪的道:“大阳相当不错,今天终于突破了二十公里的瓶颈,一上一下,来回二十四公里,其中还有陡上陡下的地形,这是之前没有的。”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宋小慈将《成都》的来电铃声,换成了《少年壮志不言愁》,让在场的人为之一振,纷纷看向他。

宋小慈一看,是个陌生电话,本想挂断,但因为它是本地号段,想了想,还是接通了。

“喂,你是宋小慈警官吗?”电话那头传来飒爽甜美的女声。

钟海洲和胡方威几个家伙齐声吆喝,强烈要求宋小慈开免提。

开就开,不做愧心事,哪怕鬼敲门。

“啊,我是的,您哪位?”

“我是体委的何莉呀,这个周末有空吗,我想请你吃个饭,当面感谢你的救命之恩呐。”

宋小慈一愣,这个事他确实没有放在心上,差不多快要忘了。

“啊,那个不好意思,我在下乡啊,这个时间估计有点长,你那个事谈不上救命,当时谁见了都会拉一把的,你别放心上,千万别说恩不恩的,我怕打雷。”

钟海洲在后面戳宋小慈的腰:“答应她呀,当个恩人多有面子啊。”

宋小慈怕痒,赶紧躲闪开去。

“不,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还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可是我的大恩人,将会永远留在我心里。”

宋小慈一听大惊,自己还想多活几年,不想现在就挂墙上。

“答应她,答应她∽∽”几个侦查员不怕事大,在旁边打起了助攻。

“啊,你别放心上,我还有事,先挂啦,再见。”宋小慈赶紧挂了电话,脸上泛起一团小红晕。

却,胆小鬼,可惜了这么好的机会,大家都替宋小慈惋惜。

傍晚,最远的一个小组也回来了,这个小组是由周勋带的队。

碰了头,周勋这组专门调查收购蔬菜和生猪的中间人,同样没有什么收获。

很显然,目前整个案件陷入到死胡同,有些被动了。

刘波先后接到秦大勇和张世成的电话,电话里一通指示,让他群策群力,加紧侦办,因为市局也在督办此案,让各方面都带来了压力。

没有办法,刘波只得再次连夜召集所有人员,大家坐在村委会的会议室里,商讨对策,下一步究竟怎么办。

钟海洲很直接,指出单纯依靠宋小慈修复的指纹比对,还是太片面了,如果宋小慈错了怎么办,这风险有点大呀。

因此,他认为,对这68位青壮年,依然要加强调查、监控,查他们的收支和消费情况,近三年来的资金有没有什么异常动向。

胡方威提出异议,如此以来,工作量就太大了,查询个人的资金帐户不是随便查的,必须经过授权的领导批准,再说金融机构这么多,你查哪儿呀,就是农村的信用社也不少吧。

刘波也不同意,最多查查重点人物,也就是那个三兄弟。

周勋提出一个死办法,目前包裹物查的比较仔细,而对于交通工具和作案工具,查的并不是很彻底,他认为这方面还可以深挖一下。

刘波让大家畅所欲言,有什么鸡屎法子,全都可以抖出来。

搞来搞去,大家觉得,常用的几个套路,差不多都用上了,包括周勋说的方案,也不过是炒旧饭。

此时此刻,宋小慈拿根铅笔,凝神看着手里的素描,两耳不闻窗外事,任侦查员们吵翻天,他都不予理睬。

正当他陷入沉思的时候,一阵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