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印象深刻

宋小慈知道,见证人没有听懂刚才自己所说的话,有必要进一步解释。

“我刚才说过了,头部的损伤,不足以让他死亡,同样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你姐夫也不是别人打死的。”

小舅子眼睛一瞪:“那你告诉我,我姐夫是怎么死的?依我看,肯定先撞的头,然后碾胸死的,这不是交通事故还是什么?”

小舅子嗓门越来越大,显得有些不耐烦。

宋小慈没有理他,继续道:

“我们再说胸部。胸部多处肋骨骨折,断折处生活反应不明显,胸腔出血量小,胸膜和双肺损伤都是死后戳伤的,因此马德旺的死亡与碾压无关。”

听说与碾压无关,小舅子暴跳如雷,大声道:

“按你这么说,我姐夫既不是交通事故死的,也不是别人打死的,那是他自个儿倒霉死的?”

如果这不是一起悲剧事件,宋小慈肯定会给小舅子的说法打满分。

甚至会哈哈大笑出来,也许真相就是如此。

但是,这毕竟是件惨事,无论亲属如何混帐,在情绪上也要保持平常心。

几个人好说歹说,告诉见证人,有什么诉求等到调查结束以后再说。

宋小慈继续,他不会因为见证人的暴走而打乱节奏。

“死者面色泛青有淤点,双肺淤血水肿,心尖针样出血,窒息征象显著,因此,马德旺的真正死因是窒息。”

这话一出口,让李开旭吓了一跳。

“对呀,自己明明看到了,为何视而不见,钻牛角尖似的,只往外伤方面想啊。”李开旭仔细回想,还真如宋小慈说的一样。

宋小慈顿了一下,继续阐述。

“死者口腔周围没有捂压痕,颈部干净,没有掐勒扼压和索沟,剩下的就只有呼吸道这条途径,我问了刘法医,现场有呕吐物,可能性最大的应该就是吸入性窒息。”

宋小慈还没说完,再次被小舅子强行打断。

“照你这么说,我姐夫真是个倒霉蛋,他自个儿呛死的?”

沉默就是最好的回答。

小舅子这下彻底不淡定了,正要甩门而去,被门口的民警劝住。

宋小慈淡然的道:“你不必激动,眼见为实,等我们解剖完,如果不是我说的那样,再发脾气不迟。”

在场人都在想,三腔都开完了,这要剖哪里呀。

还真有一个地方没有开完,那就是颈部。

之前开胸的时候,颈部只是开了一小部分,整个颈部深层并没有打开,也没有切开气管和支气管,更别说细支气管。

只见宋小慈不慌不忙,拿起一把手术刀。

从颌尖下面划开颈部,拿出断骨钳,剪断胸锁关节,将整个颈部与胸部相通。

剥离气管两侧的软组织和血管,将气管从喉咽部截断,拉将出来。

这个时候,一干人众瞪大了双眼,紧张注视着宋小慈的一举一动。

随着气管一路往下划开,一直开到气管的分岔处,然后继续往下,直到二级、三级支气管。

天啦,难怪马德旺活不成了!

气管中下段,再到气管分岔的地方,一直到二级、三级支气管,全都是饭糊糊,被堵得严严实实的。

小舅子看傻了眼,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刘亚东怯怯的问道:“小宋法医,死后抬尸的话,胃内容物可以返向流入呼吸道,会不会是这种情况呢?”

宋小慈没有打击他,恰恰说明他在动脑筋。

“这种情况的确有,但死后返流的位置较浅,无法到达二级以下的支气管,你看这个都到细支气管啦;还有,单纯的尸体返流,绝对不会造成全身窒息的征象。”

逻辑严明,有理有据,令人无法反驳。

吸入性窒息,百分之百的正确!

熊照安做好记录,曹元清拍完照,这一铁证算是彻底坐实了。

樊承德暗叹,小宋法医一表人才,不过社会经验尚浅,讲科学也会得罪人的。

他担心,今天的科学之举会不会拂了市局法医的面子。

这回轮到李开旭后悔了,本想当回教授,不想阴沟里翻船。

同时,他也在想,现在的大学生都这么狠了吗,还是自己退化太快了?

不过,他倒也不象樊承德担心的那样小肚鸡肠。

今天如果不是宋小慈,自己可能会下达一个胸腹联合的死因,定性肯定就是交通肇事逃逸,这就大错特错了。

错了就是错了,好在并没有造成不良后果,及时止了损。

刘亚东现在成了好学之辈,还将大家想知道,又不好意思请教的问题提了出来。

“小宋法医,既然没有颅底骨折,那他的熊猫眼是怎么回事?”

宋小慈面现一丝欣慰,回答道:“他这个熊猫眼是直接打击眼球造成的出血,与颅底骨折没有任何关系。”

“就这么简单?”刘亚东有些难以置信,自己原本的专业是医学临床,法医是转行过来的。

宋小慈点点头,算是肯定了。

李开旭终于说话了,有点拨乱反正的味道。

“好吧,之前我被一次碰撞二次碾压的推测所干扰,钻了牛角尖,胸脑联合死因是错误的,马德旺的真正死因是呕吐物吸入性窒息,我同意小宋法医的结论。”

所有的目光都落在宋小慈身上,有羡慕的,有嫉妒的,还有看热闹的。

年纪轻轻,还在实习阶段,就让市局的法医吃瘪,真是人才啊!

宋小慈不以为然,大量的知识和能力,并不是自己刻苦学习来的,他有自知之明,因此这种光环,他并没有当回事,甚至有些汗颜。

他一直认为,这不过就是平凡的工作,哪里值得骄傲啦!

就在众人暗自赞叹的时候,李开旭想要泼盆冷水,给现场的热度降降温。

这个问题,也是在场的人想问,而又不敢问的尖锐问题。

“小宋法医,你为什么那么肯定,他脸上的伤是被别人打的?”

宋小慈不用想,脱口而出。

“很简单,这些损伤的特征,与拳头的结构、打击力度十分契合,重要的是,你们看看,他的眼窝、鼻根、牙龈,这些部位都在低凹的地方,恰好与拳头的突出部相符合……”

一番论述酣畅淋漓,逻辑性极强。

的确,仔细一想,如果不是拳头击打,碰撞根本就无法形成。

如果是碰撞,肯定直接会损伤到面部的突出部位,而不是低凹的位置。

几个人一拍脑袋,差点自骂“愚蠢”。

对于确定性的东西,宋小慈从来都是直言,而不是遮遮掩掩。

宋小慈一顿剖析,让众人醍醐灌顶。

最高兴的当属交警的同志,他们估计这个案子离移交,恐怕又近了一步,这正是方洪波最愿意看到的。

李开旭怕了,他怕问下去,这位小宋法医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不得不说,这位年轻的小伙子有点狠气,洞察力敏捷,逻辑严明,搞起事来滴水不露。

解剖结束了,马德旺尸体被送入冷藏柜。

死者老婆一听说马德旺是自己哽死的,完全不能接受。

幸好见证人是她弟弟,亲眼看到气管被堵死了,对于这一点,已经没有了异议。

而现在,死者亲属的诉求发生了改变,要将打架的、碾尸的人找出来,该判刑的判刑,该赔偿的赔偿。

善后事宜由当地派出所,也就是龙城派出所接了过去,由他们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安抚、安葬等方面的群众工作。

方洪波则是当场拍了胸脯,让家属相信公安机关,打架的、碾人的,一个都跑不掉,下一步的工作正在进行中。

正在这时,主管交警的向雄武副局长,主管刑侦的秦大勇副局长,还有刑侦大队的刘波,先后来到了殡仪馆。

他们一来和市局的领导打个招呼,二是想知道案件的方向。

到了一看,死者亲属还在,人多口杂,方洪波提议移步刑侦大队,刘波则说这里离交警大队近,还是到交警大队去吧。

宋小慈在心里啧啧感慨,用谁的会议室不一样吗,大不了几度电,几杯茶水的事情,连这都要斤斤计较啊。

哦也对,这会儿已经过了晚餐时间,起码盒饭要配置一下吧。

不当家不知油盐贵,这种感受只有真正当家的人才知其中滋味。

因为案子是交警先接的警,又涉及到车辆,并且殡仪馆确实离交警大队近一些,最终还是选择在交警大队的会议室集合。

二十分钟之后,一干人众在交警大队的会议室坐定。

向雄武开门见山道:“李队、曹队,就请二位介绍下尸检的情况,给我们指点方向。”

两人没有争抢,曹万清让李开旭全权代表发言。

李开旭酝酿了几秒钟,心里五味杂陈,今天这个尸检让他有点别扭,但他抡得起,放得下。

“马德旺的尸检有些复杂,差点让我们迷失了方向,今天应当特别感谢小宋法医的提醒,否则很可能就要走弯路了。”

几位技术员心知肚明,哪里是提醒,简直就是全盘定夺。

顿了顿,李开旭总结道:

“马名德的死因是呕吐物吸入窒息死亡,死亡之前曾与人发生过打斗,死亡之后胸部被车辆碾压,这就是我们得出的结论。”

应当说,这个结论已经相当清晰了,给案件的调查指明了方向。

根据这个结论,马名德的死亡,本质上不再是刑事案件,而是一起意外死亡。

至于打人的、碾尸的,虽然有违法行为,但其责任还不至于入罪,但民事责任肯定是跑不掉的。

按照马德旺头部的损伤程度,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规定,即使将枕后的骨折也算上,充其量也就是轻伤的样子,如果不算骨折,则只能达到轻微伤鉴定标准。

按照现行法律法规,重伤以下的活体损伤,是不告不理,并且当事人在诉讼之前死亡的,诉讼活动自然消亡。

简单点说,目前这种情况,单从伤情方面追究打架一方的责任,已经变得十分困难。

唯一可能的是看打架的时候,一方是否明知另一方会死亡,如果在知道的情况下,还采取消极的态度,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这种情况才会负责任。

打架的责任到底有多大,是否与马德旺的死亡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这种关联法院会不会支持,这都是一个漫长的诉讼过程。

再看碾压尸体,本案大概率是过失行为,虽然不构成犯罪,但知情不报,反而还转移尸体和摩托车,这肯定是违法的,需要承担相关的法律后果。

案情分析会很快就结束了。

案件也没有移交。

秦大勇提议,碾压这一块,就由交警大队去查车辆,而打架这一块,则由刑侦大队去调查。

无论打架和碾压是不是一个人,找到人后,都由刑侦大队来审查,后期卷宗的汇总也由刑侦来把关。

这种分工让方洪波很满意,毕竟占了大便宜。

分工完毕,方洪波让田勤带两个组,连夜展开工作。

刘波则让钟海洲、胡方威各带一组人,加上龙城派出所的一组人,连夜展开工作。

正在这时,有人送来了盒饭。

大家一看,时间已是晚上八点,都快饿过了头。

“咳,这次有点怠慢,下次加补。”方洪波有些不好意思。

送盒饭的辅警是个愣头青,给李开旭和曹万清各自递上一盒饭两盒菜。

“没有怠慢啊,给他们多加了一份土豆烧牛肉,别人都没有。”

方洪波好生尴尬,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反而觉得市里耍特权,不能和基层的同志同甘共苦。

两人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只好苦笑道:“啊,分量很足的,大家一起吃吧!”

其他人如何吃得下,也不至于为了一点土豆烧牛肉而有任何想法,人家毕竟是客人。

宋小慈倒是无所谓,你们说的,吃就吃,土豆烧牛肉的味道还不错,比自己碗里的强。

于是猛冲猛打,说是陪吃,结果,两盒土豆烧牛肉都让他掘了个底朝天,甚至于盒底还让他戳了一个洞。

解剖手速快,抢菜的速度更快,这一幕看得在场的人目瞪口呆。

方洪波本想批评铺警几句,看了宋小慈的风卷残云,他觉得铺警应该受到表扬。

吃完盒饭,李开旭和曹万清只对方洪波说了一句话:“印象深刻!”

两人爬上车就走了。

搞得方洪波一愣一愣的,方才知道他们说的是谁。

宋小慈!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