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魏征回忆录

“我怎么做?”

李象重复了一遍魏征的问题,没理解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见魏征没有提示他的意思,李象便开始发散思维。

根据老魏的生平经历来看,想当初他在隐太子李建成东宫做洗马的时候,曾经不止一次劝李建成下手为强。而现在的立场仍旧分明,甚至当着李世民的面喷李泰是“庶孽”……

这种战斗力,不可谓不强。

这样一去想,李象就不由自主地想歪了。

他迟疑地看着魏征,莫非……这老头旧病复发了?

“你这是什么眼神?”

魏征坐回椅子上,他总感觉李象眼神中蕴含的意思有点不太好。

“莫非老师想要我先下手为强,除掉魏王?”

李象的话音刚落,魏征便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剧烈咳嗽。

他连忙上去在魏征背后,轻轻给他顺气。

等到魏征缓过来后,哆哆嗦嗦地用手指着李象骂道:“竖子!”

李象无辜地挠挠头,很想噎魏征一句当年你就这么建议的,但又怕把老头气出个好歹。

“当年我建议隐太子先下手为强,是因为当时的秦王在军中树大根深!而今魏王手中并无兵马,只有几个酸腐文人,难不成你以为他们会铤而走险不成?”

魏征恨铁不成钢地教训着李象。

“老师别急,我刚刚是误会您的意思了。”

李象连忙打圆场,安慰魏征说道。

魏征瞪了他一眼,而后说道:“魏王此人,大伪似真,大奸似忠,和他打交道,你可要打起十二万分的小心,万万不可被他的表象所蒙蔽。”

“但同时你也要谨记一点,万不可让太子做出以兄弑弟之举!”

“老师教诲,学生谨记于心!”李象立刻恭恭敬敬地对着魏征一礼。

魏征叹了口气,看着李象说道:“你这孩子有分寸,我是知道的,只是太子为魏王所逼迫,还有那些个东宫臣僚……我是真的放不下太子啊!”

听到魏征的话,李象觉得也有道理。

毕竟搞废一個太子可能是意外,搞废两个……可能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不过魏征倒也不需要担心这个,历史上的他虽说是事废两任太子,但毕竟还有一个三废太子的李纲专美于前,“太子杀手”这个名号,还远远轮不到他魏征。

只是考虑目前这种情况,仅仅提升李承乾是不够的,李象觉得不光要提升自己,还要诋毁他人。

但诋毁李泰这种事情,李象去做明显不合适,李承乾做更不合适了。

他将目光转向魏征,嗯……老师还是很合适的嘛。

“老师,东宫属官的事情倒不需要发愁,学生就可以处理他们,只是……”

说到这里,李象开始故作迟疑。

“只是什么?”魏征挑眉问道。

“只是前日里在东宫时,父王也和您说过应当如何对付魏王。”李象斟酌了一下话语,看向魏征:“但是学生觉得当今这种局势,只让父王提升自己是不够的,学生以为,现如今应当赋能东宫资源,深耕协同打法,精准补位细分领域,突破思想结界,找准差异化赛道……”

“说人话!”魏征嘭地一声,一捶桌子。

什么云山雾罩的!

“与其提升自己,不如诋毁他人。”李象语速飞快地说道。

“诋毁他人?伱是说……”

魏征一点就通,不过他却是想歪了,还以为李象是要他上几道奏疏。

他是直臣,眼中揉不得沙子不假,但他更不介意上疏参奏一番李泰。更何况在他给李世民的奏疏当中,对李泰的描述都不是诋毁了,而是近乎于辱骂。

更何况在魏征看来,别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同理,只要能保住太子,让他坐在魏王府门口骂大街都成。

“如果你是说奏疏的话,为师已经上了不知多少道了。”魏征叹息一声:“圣人对魏王的溺爱,你应该是知道的,不以我几道奏疏为转移。”

李象笑了:“学生也没说让您写奏疏,为什么老师不写一本回忆录呢?”

“回忆录?”魏征疑惑地看着李象:“什么是回忆录?”

“就是以您的视角,对朝堂发生的事情进行叙述。”李象越想越觉得可行:“建议老师尽量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叙述,间或在回忆录中叙述一番和魏王有关的事情……”

“您想想看,以您在大唐的名声与威望,想必会有很多人对您的经历感兴趣,这样一来,这部回忆录就会被人争相传阅,与此同时,魏王的行迹不就……”

话说到这里,李象便住口不言。

以魏征的智商,当然很快便想明白了此中关节。

“为何要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叙述?”魏征再次问道。

李象瞅了老师一眼:“当然是为了方便传阅啊!”

“嘶……”

魏征一手拈须,想到深处,手上没收住劲儿,薅下来好几根胡须。

好啊!这种方式好啊!

甚至根本不需要去诋毁魏王,只是把他做的事情叙述一遍,就能让他的“贤王”光环黯淡下来。

他没时间为胡须哀悼,而是急切地对李象说道:“如此,那便不能耽搁了,方才所说的回忆录,一定得快些完成才是。”

“老师莫急,须知欲速则不达。”李象笑着说道:“您写一章传出去一章就是了,写到哪里算哪里。”

说到这里,李象忽然灵机一动说道:“老师,学生还有办法,能够让您的回忆录大范围传播!”

“哦?”

魏征倒是并不意外,毕竟这位少年郎给他的惊讶实在是太多了。

李象笑着说道:“老师且给我五天时间,这段时间您先写回忆录,等到下次上课的时候,学生一定将那好东西带给您看!”

他方才灵机一动,想到的正是印刷术。

在这个年代,雕版印刷都还只是雏形,一般都用来印佛经。而雕版这个东西不方便,李象打算整更加先进的活字印刷术。

只是……他没钱啊。

李世民给的“万金”,根本不够用好吧……

思来想去之下,还真让李象想到了一位财神爷。

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二叔李泰。

这研究印刷术的钱,得从我至亲至爱的二叔那里去借啊!

只是……

李象的良心让他有点迟疑,用二叔的钱研究印刷术,再用印出来的东西去诋毁二叔?

这……这是不是某种程度上的原汤化原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