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电影剪辑与尖峰时刻2(求收藏,求追读!)

“听说了么?纽约爆发了流感,《10号》剧组的人全都生病了。”

“啊,真的?!”

“骗你,我今天看那个年轻的华裔导演跟克雷格来公司,一直咳嗽。约翰那个家伙你记得吧,那么敬业的人竟然请假休息了。”

“这么说...确实《10号》的很多员工没有回来去申请到别的剧组。”

“会不会是纽约那边突然降温了?”

“有可能,今年的加拿大的雪好像来的比以往更早一些...”

“10月份就下雪了?”

“......”

...

“咳咳咳咳”

“啊嚏”

剪辑室内,林浩跟克雷格,好似比着赛。

凯文进来后,也加入了进来。

这三人搞得,剪辑师都烦了。

尽管说剪辑师是好莱坞最重要但很少被人关注的工作之一,但一名优秀的剪辑师会根据导演的具体视角来选择最能讲述故事的场景和镜头。

电影的最终呈现效果,少不了剪辑师的付出。

是的,这份工作非常辛苦。

一部电影,想要剪辑完成,需要用到很多软件。

如粗剪剪辑软件、对话音频剪辑软件、特效音频剪辑软件等等。

可没包括听三个人擤鼻涕啊。

回头看了下三人,剪辑师评估了一下其中谁自己能得罪的起后,他直接对凯文说道:

“如果你在这里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请你出去不要妨碍我的工作。”

“啊?”

吸了一下鼻涕,凯文不敢置信。

轰我?

我可是...

“要不我帮你叫一辆救护车送你去医院?”

听到救护车三个字,凯文嗖的一下从椅子上坐了起来,殷勤般的边说边往后退:“不用不用,我去给你们买咖啡...”

见他走后,剪辑师扬起了脸。

至于林浩跟克雷格...

在好莱坞,一部电影的项目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开发、前期制作、拍摄、后期制作、发行。

其中,开发指的是一个电影项目的剧本被制片公司审批通过开始。而第二、三、四阶段,导演一直都是整个项目的核心控制人。

所谓的‘最终剪辑’并非指的是导演拍摄完成就与电影无关了。

在第四阶段导演还需与剪辑师共同完成对影片的编辑和混剪的工作。

制片公司在导演提交的影片版本基础上,按评估出的市场需求对影片作出修改和剪辑。

这才是所谓的“最终剪辑权”。

也就是说,在林浩没有提交自己参与的版本前,他依旧可以大声说话,他的任何意见剪辑师都要听取。

只不过交完了之后,他说话就没屁响了。

所以,尽管林浩是个新人的情况下,剪辑师也不会轻易的得罪一名导演。

原因无他,除非是业内翘楚的剪辑师,不然屁都不是。

而且,剪辑师也不是傻子。

电影正式剪辑的第一天,克雷格抱着病来参与,不就是为了给林浩参与的‘导演版’撑场子?

这点面子,剪辑师还是愿意给的。

况且,今天的主要工作是看下样片,也就是每天的拍摄成果冲印完成,还未经调色、未经剪辑的最原始版。

把整部片子从第一个镜头开始,系统的梳理一遍。

重复的拍摄镜头,也要标记好。

这样才能节省庞杂的后期制作中耗费的时间。

是的,剪辑并不容易还很无聊。

克雷格来了一天后,第二天就把这里的工作都交给林浩跟剪辑师了。

在无数咖啡跟随时可以点餐的攻势下,凯文也成功的贿赂了剪辑师。

拍摄结束,不光演员们拿到了合同上的收入,林浩也如愿的拿到导演费后。

凯子哥自然变成了凯爷。

有了钱,当然要花。

为自己打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走向制片人的第一步。

这是拍摄期间他在克雷格身边学到的要领。

这招,很管用。

看着剪辑室内,银幕上正在播放着阿曼达一段曼妙的身姿,他都可以跟剪辑师打趣的调侃几句了。

“刚开始没觉得,现在重新看,感觉阿曼达还挺够味道的。呲溜...”

喝着咖啡的剪辑师看上去心情很好,笑道:“这段镜头确实拍的不错。”

“眼睛的特写,有些浪费了。”应了凯文一句,他对旁边的林浩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