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炼钢

秦煜闻言,微微颔首,郑重说道:“六弟,大哥说得对,打仗不是过家家,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我们的残忍,两军对战,就是要竭尽全力,无所不用其极,直至将敌人彻底消灭。至于手段,无需过于计较是否阴损,胜利才是最终的目标。”

秦渊微微一笑,也不再争辩,低声道:“大哥、三哥,打仗这种事情,臣弟确实不懂,也插不上手。这种粗活,还是交给你们去处理吧。我还是更喜欢专心搞钱,这样来得更自在些。嘿嘿!”

两人听闻秦渊的话语,脸上不禁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意,仿佛被他的言语所触动。

就在这时,风老步伐稳健地走了进来,他微微躬身,恭敬地对秦昊说道:“陛下,李将军他们已经来了,此刻正在殿外等候您的召见。”

秦昊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淡然的笑意,他轻声说道:“宣他们进来吧!”

随着风老的一声传唤,众人鱼贯而入。他们向秦昊和两位王爷行过礼后,秦昊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坐下。

随后,秦昊将辛苦一晚上的成果,递给了众人。他们接过纸张,目光瞬间被上面的图案和文字所吸引,脸上露出了震惊之色。

众人纷纷低头阅读起来,秦昊则静静地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而平静。

过了一会儿,秦昊对风老说道:“风老,劳烦你将朱七七和钱多多两位娘娘也请过来。这些图纸,她们也需要看一看。”

风老微微点头,转身离去。不一会儿,朱七七和钱多多两位娘娘便来到了御书房之中。她们向秦昊和众人见过礼后,秦昊将图纸递给了她们。

两女接过图纸,细细地看了起来。她们的眼中闪烁着好奇和兴奋的光芒,仿佛被这份神秘的图纸所吸引。

众人围坐在一起,静静地看着手中的图纸,是不是发出啧啧的称赞之声。

秦昊心满意足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这些图纸只是他实现宏伟计划中的一部分,他希望通过这个东西,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让百姓们过上稳定幸福的生活。

众人阅读完毕后,纷纷抬头看向秦昊,眼中充满了期待和敬佩。

李震老将军率先开口,激动地笑道:“陛下,方才老臣有幸一睹这些新式兵器的风采,真乃惊为天人,叹为观止。倘若我们能将其制造出来,定能让敌军闻风丧胆。”

朱七七紧随其后,附和道:“陛下,那三棱军刺,尖锐无比,杀伤力极强,铁蒺藜,遍布地面,可使敌军寸步难行,钩镰枪,既可刺又可钩,近战远攻各有所长,是骑兵的克星。”

“至于那陌刀,”朱七七继续说道,“重达三四斤,全长约七尺,其中柄长便有四尺,刀刃三尺,实乃战场上之利器。其威力之大,足以劈山断石,震慑敌军。若我军将士能熟练运用此刀,必定能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无往不胜。”

“这些兵器若在军中广泛应用,他日即使遭遇大辽的铁骑,我们也必将有一战之力,甚至有望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众人眼睛发亮,纷纷聚在一起议论着。然而,在这喧嚣的人群中,鲁泥父子这两个小人物却显得异常沉默,没有参与到这场热烈的讨论中。

秦昊的目光在众人中穿梭,最终定格在鲁泥父子两人身上,轻声问道:“鲁掌事,关于这些东西,你们父子二人能否与宫中的匠人们联手,将它们精心打造出来?”

鲁泥见秦昊态度如此谦逊有礼,心中不禁暗自感动,忙不迭地拉着身旁那呆头呆脑的儿子一同跪倒在地,恭敬地叩首道:“陛下,这些兵器嘛,对于老奴这等打铁的粗人来说,倒也算不上什么难事。”

“可您所说的那冶炼之术,却是难如登天。凭我们现有的手艺,想要炼出您所说的那种钢材,简直比登天还难,这等奇事,老奴简直是闻所未闻。更何况,咱们大夏的铁矿,品质实在是差强人意,想要炼出精铁来,也绝非易事。”

鲁泥父子身为经验丰富的匠人,对于冶炼之术自然有着深刻的了解。他深知铁矿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炼出的铁质优劣。

因此,在听闻秦昊的要求后,他不禁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但又不忍拂了陛下的面子,只得如实相告。

秦昊闻言,不由得笑出声来,他轻描淡写地说道:“我们此次要炼制的,绝非寻常之铁,而是钢。这钢,其韧性之强,硬度之大,远胜于铁,更兼具耐腐蚀、耐高温、抗冲击之特性。”

鲁泥父子听得一头雾水,似懂非懂。鲁泥的儿子鲁铁思索片刻,犹豫着开口:“陛下,您所说的钢,莫非就是铁精?”

秦昊闻言,顿时来了兴趣,他好奇地问道:“哦?你所说的铁精,是什么?”

鲁铁解释道:“铁精,乃是将生铁反复锤炼,直至其重量不再减轻为止。经过如此精细的锤炼,所得之铁质地紧密,坚韧异常,我们称之为铁精,也叫精铁。这种铁精,通常用于铸造刀剑等利器,以求锋利耐用,打造起来极为耗时耗力。”

秦昊恍然大悟,即便这个世上未曾听闻钢材之名,但也难保有人在炼铁的过程中,无意间得到了钢。

那些铁匠们不知道这玩意儿是什么,干脆就叫铁精了。

提及这所谓的铁精,李震、秦煜、朱七七等人也纷纷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围绕着铁精的锻造方法,议论纷纷,热情高涨。

秦昊静静聆听,细细琢磨,很快便发现,这所谓的铁精,其实也并非真正的钢。

钢与铁,其本质的区别在于含碳量的多少。

钢,乃是铁与碳的完美融合,其坚硬与韧性,远非普通铁所能比拟。

而这铁精,虽然与钢有些相似,因其含碳量的不同,终究还是差了些火候,未能达到钢的标准。

秦昊心中明白,这铁精虽有其独特之处,但要想真正得到钢,还需深入研究。他向众人讲述了钢的本质与特性,只见众人眼神逐渐明亮,仿佛有所领悟。

接着,他汲取众人之智慧,将炼钢之法细细补充,使之更为完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