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朕的将帅,朕要亲自选拔考核

京城西南,一处青瓦院落。

是右军都督府参军汤杰的家。

“夫君,你回来了。”

温婉贤淑的妻子见到丈夫公务归来。

一边为丈夫更衣,一边命丫鬟把做好的饭菜端了上来。

汤杰看着衣着朴素的妻子,眼中满是愧色。

“婉儿,苦了你了,跟着我。”

“夫君为何这般说?”贤淑的妇人笑道。

汤杰长叹一声,眼中满是壮志难酬的落寞。

“想我汤杰,也是大明开国功勋之后,一身武艺谋略,满腔热血,却无施展之地。”

“每日干的是抄抄写写,难道真的让我汤杰碌碌无为一生吗?”

作为大明开国元勋信国公汤河的直系后人。

他们汤府在永乐帝之后,就走下坡路了。

他自幼学习武艺,兵法谋略,本想有朝一日,重振汤家昔日荣耀。

可惜,他在南京世袭的却是一个军中养老的闲职。

为了能一展抱负,他前年辞去南京闲职。

一腔热血来到京师,投了无数的拜帖,企图能有施展才能之地。

可惜,这京师早已是靖难勋臣的天下了。

那些勋臣将领,对他虽十分客气,却是无一人举荐。

最终,还是英国公张辅看重了他,也给了他一展才华的机会。

他在皇帝朱祁镇面前,大大露了一把脸,以一人之力,击败数十名勋贵子弟。

可谁知,因为没有钱去贿赂王振,再加上那些靖难勋贵的嫉妒。

以至于朝廷只给他安排了一个右军都督府,从五品的参军一职。

甚至连随同皇帝出征瓦剌的机会都没有。

“夫君,其实妾身从心里还很庆幸你没随太上皇亲征瓦剌。否则……”

贤淑的妇人,低头叹道。

汤杰霍然站起:“夫人岂能这样说,大丈夫本就应该血战沙场,马革裹尸。我只恨空负一身所学,没有上战场的机会。”

旋即,他突然又想到了什么。

“夫人,为夫想好了,这次哪怕做一个小兵,为夫也要去战场,为我大明一雪前耻。”

“夫君。”贤淑的妇人,想说什么,却最终没有说出口。

她深知丈夫的秉性,只要是他做过的决定,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正在他们夫妻沉默间,这时,院落外响起一声尖锐的声音。

“此处可是汤参军府邸?”

汤河一听,走了出去,打开了房门。

却看到几个小太监。

“某正是汤杰。敢问公公是……”

小太监欣喜一笑:“汤参军这府邸还真不好找。右军都督府参军汤杰接旨。”

汤杰先是一愣,而后惊喜交加,忙吩咐夫人丫鬟,摆上案几。

“臣汤杰接旨。”

京师。

忠义候宋彬正在教导儿子练字,此时,下人慌忙赶来。

“侯爷,宫中来旨了。”

“侯爷,宫中来旨了。”

宋彬那儒雅的眉宇间,透着激动,而后仰天道:“陛下,您终于想起罪臣了。”

皇宫,玉兰殿。

“宴会开始。”

随着一声小太监的喊声。

一道道美味佳肴,端了上来。

朱祁钰看着下面的激动的诸多将领,感慨万千。

筹齐了二十个人了。

这些人一个个看起来,姿态雄伟,目露精光,气度不凡,一看就知道身怀将帅之能。

此时,朱祁钰竟有些感激起自己那个便宜皇兄了。

若非他埋没了这些将帅之才,自己怎么能够发掘出呢?

“想必诸卿应该知道朕请你们来为何意了吧?”

坐在台下左手的英武青年张懋,站起身:“臣愿为陛下先锋,擒拿也先,以报我大明血海深仇。”

那位儒将忠义候宋彬也站起身:“陛下,老臣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老臣还以为再也等不到今天了呢。”

紧接着,范广,陈魁等将领,也都站起身,表着忠心和斗志。

这一刻,朱祁钰终于有了一帮属于自己的武将班底了。

当然,这还不够,还得需要继续选拔。

“好,朕很欣慰,你们有此信念。赐酒,以表众卿之志。”

“明日,诸卿都会接到新的任命军职,希望你们不负朕的所托。”

众将帅听到新帝这句话,无不振奋非常,一个个跪倒在地,感激涕零。

朱祁钰知道,这些人对自己的忠诚度,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地步。

宴会结束。

朱祁钰、于谦,以及内阁诸阁老,开始商议这些人的军职任命。

直至两更时分,这场议政才结束。

“仅仅只有他们还是不够的。于卿,你今夜辛苦一下,拟定个章程,从四十万大军中,再选拔出被埋没的将帅之才。”

于谦听了,忙躬身领命。

自己果真没看错这位新帝,他选拔贤能,真的不看出身。

此时的于谦,浑身上下,充满了激情。

这一夜,他与自己的谋士,彻夜不眠,赶制出了选拔将帅的章程。

按照这个章程。

无论是勋贵子弟,还是平民子弟,无论其军职大小,甚至是最底层的士兵,都有资格参与选拔。

其能力分为武艺,兵法谋略。

再加上其过往军中的表现,三部分组成。

以百人为基数,推选出一人。

当然,推选的过程,需要严格的程序。

在五更时分,这份章程就已传到了四十万大军之中,开始贯彻执行。

在如此紧急的关头,没有哪个不开眼的将领敢徇私。

因为推举出来的人,最终还是要经过皇帝的亲自考核。

要知道这位大明的新君,可是骑射九发九中,文治武功,能与永乐大帝媲美的皇帝。

其眼中可是揉不得沙子。

再加上于谦派来的监督官亲自监督。

所以,这次推举的过程,很是顺利,也很公平。

四十万将士,共推举出了四千人的优秀人才。

这些人里,既有普通的士兵,伍长,什长;也有小校,偏将,裨将。

而今天,大明的新皇帝,将要亲自观看、考核这四千人的能力。

四十万将士,无不振奋鼓舞,等待着新皇的驾临。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