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均田提议

对于周克端的这个疑问,苏景云陷入了沉默之中。

的确!

若是遇到犄角旮旯、三角地、不规则的土地,即便是量出了边长,也很难计算出面积的。

毕竟,现如今财会学堂带出来的那些学子,也只会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

对于一些复杂的运算,还是不会。

而且,也还没有系统地教导他们学习几何。

只会算术,不会几何,肯定不能胜任的!

现在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教导那些学子学习几何知识。

在这一点上,的确有问题啊!

苏景云陷入了沉思。

沉思良久,苏景云开口说道:“其实,这也好办!”

“北山县北边山区附近,犄角旮旯地较多。”

“而南边一带,地势较为平坦,则大都是平地。”

“如有一些犄角旮旯、不规则之地,也好办!”

“有人认领,则认真丈量。或者选取附近无人认领之地,与之交换。”

“若是无人认领,则直接全部推平、平整,消除犄角旮旯之地。”

“若是,”

苏景云眼睛微眯,继续说道:“平坦之地,也遇到较多这种情况的话,那就全部平整在一起,消除界沟、地界等,统一丈量!”

“然后,按照每家地契多少亩数,来进行划分!”

“这是其中一个温和的办法!”zuqi.org 葡萄小说网

苏景云嘴角微翘,神秘一笑,说道:“我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

“更好的?”

周克端皱着眉头,问道:“你这个办法,温和,那更好的办法,是不是……”

苏景云平静地看着周克端,说道:“更好的办法,就是……”

“烧毁现有的所有地契!”

“平整所有土地,按照每个村的人数,平均分配土地!”

“不管之前是地主、富农,还是贫农、佃户、长工,全部分配土地!”

“全部打乱、推倒重来!”

听着苏景云的一番话,柳明德、周克端全都愣住了。

“这……”

这手段,还真是有魄力啊!

按人分配土地,这不就是匪寇起兵之后,喊出来的口号嘛!

均田地!

这方法还最好?

那不是要了世家大户的命嘛!

恐怕反抗者,也会非常多啊!

周克端苦笑着摇摇头,说道:“苏小兄弟,你这办法,倒是讨好各地的贫农、佃户、长工啊!”

“对于地主、富农,倒是极为不友好啊!”

“而且,”

周克端看着苏景云,笑着说道:“我听说,你在三岔沟村买了很多地,现在你就是你们那边的大地主了。”

“你现在要均田,岂不是先拿自己开刀啊!”

“若是你连自己都起不到带头作用,又如何能说服其他人接受你的提议呢!”

说着,周克端似笑非笑地望着苏景云。

“我自己肯定要带头的!”

苏景云自信满满地说道:“均田制,要的就是公平!”

“既然是我提议的,那我自然要起到表率作用!”

“只要柳大人同意这个提议,我立刻组织均田工作队,从我们三岔沟村开始!”

“如此一来,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笼络北山县占九成以上的中农、贫农、佃户、长工!”

“得民心,才能保证我们的政策顺利推行!”

“最大的坏处,就是损坏了世家大户、地主豪绅的利益!”

“苏小兄弟,”

周克端笑着说道:“还有个好处,你没有说。那就是能够彻底断绝匪寇在北山县生事的可能性!”

“咱们主动均田了,百姓们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田产。届时,即便是遭灾,那丰年也能够补偿回来。不至于被地主逼到绝路,也就不会铤而走险。”

“匪寇,也就不会在我们北山县出现了!”

“老柳,你觉得呢?”

此时的柳明德,眉头紧皱。

片刻,柳明德开口说道:“均田还是太激进了,而且不单单会得罪北山县的世家大户、地主豪绅,甚至还会同时牵连临近府县的地主豪绅。有可能还会引起朝廷,对咱们的不满!”

“到那个时候,恐怕朝廷怪罪、地主豪绅针对,咱们均田的政策没有彻底推行下去,就会无疾而终了!”

“这个方法,暂时不可行!”

柳明德拒绝了这个提议。

这倒也在苏景云的意料之中。

这个方法,在北山县推行下去容易。

但是想要一直维持下去,就需要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了。

这个时候,就需要他们有极大的魄力!

甚至需要抵住来自朝廷的压力!

必要之时,甚至……

苏景云微微颔首,表示了赞同。

“依我看啊,”

柳明德继续说道:“苏景云第一个方法,还稍微保守一点,也合乎实际一点。可能最大的困难,就是一些地主豪绅的反抗吧!”

“压力也还是会有,不过还是能够承受一点吧!”

“要不,咱们就试试看吧!”

说着,柳明德转头看着周克端,说道:“老周啊,你在县内为官也有很长时间了。三班六房之事,也较为熟悉。”

“咱们北山县典史之职,以及三班六房之事,需要你多多指导了。”

“有什么问题,我还要请教你呢!”

“老柳,说这些就见外了!”

周克端笑了笑,说道,“现在按照苏小兄弟的推倒重来,其实困难已经少了很多。”

“不过,问题、压力也会有很多!”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

决定好了这件事情之后,当务之急就是选派何人担任三班六房之职。

三班班头,由张勇负责。

六房,就需要读书识字之人了!

县城内大部分读书识字之人,还是和世家大户、地主豪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连常思远的学生,也是如此!

思来想去,苏景云开口说道:“柳大人、周大人、常先生,县城学子大都是富庶之家的,难免会出现和现如今那些胥吏同流合污的情况。”

“我建议,六房人员尽量选用寒门士子,以及乡野读书识字之人。前提是家产不多,贫农、佃户出身的最好!”

“届时,政策推向下去之后,他们家庭也会获利,才不会与世家大户、地主豪绅相互勾结!”

柳明德微微颔首,说道:“苏景云,还是你考虑得周到!”

“那就这么办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