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你这种狗大户,不懂我们领工资的苦

李多鱼叫苦连连,可大家压根就不信,村民都被他骗出经验来了。

每次李多鱼喊穷,说不好赚钱时,就是赚最多的时候。

一些村民私下找了朱秀华,向他打听鳗鱼要怎么养,结果被朱秀华反怼了一脸。

“我要知道怎么养,早就自己养了,还会给他打工?”

李多鱼回岛后,几乎天天都泡在鳗鱼养殖厂这边。

一个原因是,刘小兰到预产期了,应该就这几天时间,李多鱼干脆给陈文超放了个产假,让他好好陪老婆。

而另外一个原因是,合同签了后,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之前养鳗鱼的话,哪怕全死光了,李多鱼勉强也是能承受得起,毕竟还有海带和生蚝撑着,大不了明年再来。

可现在不行了,是有责任的,他必须赶在夏秋之交的“土用丑日”前,把规格为半斤的鳗鱼给人家准备好。

岛国人将四季用五行区分。

春为木,

夏为火,

秋为金,

冬为水,

而剩下的“土”则放入每个季节交替结束前的十八天里。

这十八天,则称之为“土用日”。

也就是说,一年有四个土用,而这十八天,又按十二生肖(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划分。

岛国人认为“土用丑日”是最适合吃鳗鱼的时候。

至于为什么?tiqi.org 草莓小说网

打了二十多年黑工的李多鱼,还真不知道。

只知道到了这一天,几乎所有的日料店都会打出土用丑日吃鳗鱼的招牌来。

而他作为厨师则会累个半死,一整天都在不停地杀鳗鱼、烤鳗鱼。

根据签约的合同,在土用日前,长崎渔业协会那边会派船过来把李多鱼的鳗鱼给运走。

虽说这是组织主导签下的项目,到时候要真交不出货的话,那就尴尬了,说不定还得赔偿对方的来回船费。

钱不是那么好赚的。

现在李多鱼有些担心了,毕竟养殖鳗鱼真的是一件很精细的事情,搞不好就会全塘死翘翘。

他拿着一张小板凳,坐在池塘边发起呆来。

白天是看不到鳗鱼的。

但却可以看到一些鲢鱼在水面游动,这些鲢鱼是嘎池塘刚挖好那会,放养进去的。

原本只是打算用来测试水质,没想养着养着就这么大了,现在每条鲢鱼有三斤左右。

鲢鱼是非常好的混养鱼,一般以浮游植物、藻类为食的,对控制水体肥度相当有一套。

且鲢鱼还是水中的“播报员”,一旦水体含氧低的时候,它们就会抬头,全部浮在水面上。

而后世烂大街的玩意,在这个年代可是非常贵的鱼类,甚至比很多海鱼卖的还要贵,一斤能卖到五毛以上。

而在全国范围内,海鱼的整体销量还真不一定比这些淡水鱼高。

说难听点,李多鱼要不是海边人,真要搞养殖的话,百分百会选择鲢鳙和罗非鱼。

而这些天,李多鱼天天蹲在池塘边,就是为了观察这些鳗鱼身上有没有出现小白点。

春季是鳗鱼最容易犯病的季节,尤其是一种叫做白点病(小瓜虫病)的玩意。

在天气冷的时候,或者梅雨时节,这种病就特别喜欢找上鳗鱼。

而鳗鱼一旦得了这种病,身上就会出现白点,同时伴随着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可导致大批量死亡。

且最糟糕的是,这种病会传染,还没有什么特效药,一旦中招了,就只能频繁换水,或者祈求温度快点上升。

好在今年运气不错。

李多鱼这段时间,每个池塘都有认真检查,并没有鳗鱼出现白点病。

说实在的,李多鱼养了那么多年鳗鱼,从来没现在这么认真仔细过。

现在的他,鳗鱼每个时间段会爆发什么病害,他都有考虑到,并做好的对策。

如果这样还养不好的话,那估计就是妈祖娘娘,不想让他赚钱太快,否则他很快就会变成一条咸鱼了。

而这段时间,朱秀华同志很努力在学怎么养鳗鱼,经常时不时就问李多鱼一些相关的问题。

“多鱼,你这口池塘不养鱼,拿来干嘛用的啊。”

对这个认识了两辈子的人,毫不夸张的说,李多鱼对她熟悉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周晓英。

她一开口,李多鱼就知道她在想什么,说实在的,二嫂这人要是不动小心思,那就不是二嫂了。

“那口池塘啊。”

“是我专门用来培养藻类的。”

“藻类是什么东西啊。”

“是小球藻啊,绿藻啊,硅藻啊,这类的东西。”

朱秀华当场宕机了。

不懂,完全不懂李多鱼在讲什么。

“你这什么藻,我怎么一个都不懂啊。”

李多鱼一本正经道:“海带也是一种藻哦。”

朱秀华整个人愣了好几秒钟,最近确实有很多人劝她偷偷学怎么养鳗鱼。

她还真有些心动了。

可没想,这么简单的一池子水,居然就有这么多的学问。

这哪里学的会啊。

不过,更让朱秀华无语的是,这李多鱼从哪学的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啊。

见二嫂呆若木鸡的样子,李多鱼忍不住笑了笑,他讲的越专业,二嫂估计就听的越是懵逼。

估摸着,她连藻类是什么都不懂,水中到底有什么藻类,这玩意要是没人点醒的话,根本就不会懂。

当初李多鱼也是学了很久,才认识水里的各种藻类。

而藻类则是水体循环的关键,这也是李多鱼为什么要单独弄一口池塘来养藻的原因。

再加上养殖鳗鱼是要经常换水的,可换水太过勤快的话,就非常容易破坏池塘的生态,从而给鳗鱼带来风险。

而这时候,李多鱼用来养水的池塘就可以派上用场了,直接从那边搞点绿水过来,这样很快就能重新建立池塘生态。

在后世,哪怕是那些连藻都分不清楚的养殖户,也都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养鱼之前,要先养绿水。

因为绿水里的绿藻,不单可以让池塘很快变绿,从而让水体看起来没那么透明,给鳗鱼增加安全感。

绿藻还会吸收池塘里多余的氨氮和亚硝酸盐.

而这些知识别说二嫂不懂,估计高中毕业的二哥听了也得头疼。

也就水产专业的小舅能明白李多鱼在讲什么。

就当李多鱼想到小舅陈冬青时,他还真就听到了小舅的声音。

听着声音,抬头看去,一个满脸胡须渣渣的青年,已经出现在他面前。

“啧啧啧,签了合同后,现在每天都守着鳗鱼塘这里了吧。”

小舅陈冬青是为数不多,知道鳗鱼真实成交价的人,不过小舅也很清楚,这个不能到处乱讲,哪怕同一个办公室的人问,都没有告诉他们。

见小舅来了后。

李多鱼赶紧上前,握住了他的手,殷勤道:“陈科长,什么风把你吹到我这来的,让敝舍蓬荜生辉啊。”

陈冬青白了他一眼:“羊癫疯。”

两人年纪相差不大,在一起的时候,还是比较爱开玩笑的

“我们领导说了,这次考察团风头都被你抢光了,让我过来好好敲打敲打你。”

李多鱼笑了笑:“我也不想抢你们风头,可人长得帅,是能我控制的吗?”

“真恶心,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陈冬青掏出了一包乘风香烟,抖了根烟出来,叼在嘴里,直接用火柴点了起来。

李多鱼示意也给自己来一根。

陈冬青嫌弃看了他一眼:“抽你自己的,最近你舅妈让雯雯去学钢琴了,害得我连抽烟的钱都没了。”

“这么惨啊。”

“你这种狗大户,是不懂我们领工资的苦啊。”

抽了几口烟后,陈冬青看了下四周,确定没人后,这才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红头文件,并问道:

“这事跟你有关系?”

李多鱼接过文件后,简单看了几眼,也相当的惊讶,没想组织效率那么高,这么快就出台文件了。

看完文件后。

李多鱼抿嘴笑道:

“我要有这么大的能量,我还搞什么养殖啊。”

“这下那个育苗公司的老板可怜了,偏偏赶上领导要大力发展沿海水产业,估摸着投资的钱打水漂了。”

陈冬青抽了一口烟,咬牙道:“他投资个毛线啊,用的都是我们单位的钱好不好,这半年,我们所的研究经费都被他给挪用光了。”

“卧槽,他这么牛啊。”

陈冬青感慨了声:“祖辈扛枪的,这一代来享福的,能不利害吗。”

“可惜啊,你外公曾经也是扛枪的,就是运气不好,没能活下来,不然我们也可以享享福。”

陈冬青抽了一会,突然剧烈咳嗽了起来。

李多鱼看他这样子,眉头紧皱了起来:“你最近是不是烟瘾很大啊,感觉你都咽炎了。”

“这不是前段时间,被那个二代搞得压力特别大,感觉工作贼没意思,一不小心就抽多了。”

“能戒就戒吧,烟不是什么好东西。”

陈冬青点点头,问道:“那个林毅走后,接下来,你打算怎么搞?”

陈冬青这么一问,李多鱼稍稍愣了下:“先正常发展吧,等我把鳗鱼养好再说。”

陈冬青接着说道:

“如果林毅走的话,所里差不多会在七月开始培育海带苗,五月份开始统计养殖数量,你今年打算养多少亩海带,要不要直接来个一千亩试试?”

李多鱼震惊看着小舅,总感觉小舅胆子变大了,一千亩海带可不是小规模啊。

今年整个尚峰镇养殖的海带加起来都没有一千亩。

一个家庭肯定是做不出来的,必须要雇挺多人才行的。

且投资也非常大,单单棕绳材料就要不少钱,再加上打桩的花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李多鱼低头思考了起来。

一千亩海带的话,倒也不是不行,就是没必要,也犯不着那么累。

毕竟海带养殖真的靠老天吃饭,不单身体累,心也非常累。

他投资这个鳗鱼厂,家里人就已经够担心了,要是真搞那么大规模的海带养殖。

估摸着,阿娘要直接住在天后宫了,老李说不定会直接住在海上,晓英也会操心死。

李多鱼摇摇头:“太累了,一千亩真的搞不过来,弄个两三百亩还有可能。”

陈冬青笑道:“我还以为你敢呢,行吧,我先给你提前登记下,到时候,给你预留个三百亩。”

两人聊了会后。

李多鱼看了下时间,发现都已经下午了,陈冬青却没有回去的意思。

“水花,在这呢,没有给你睡的房间,你不回去的话,只能去渔排上睡了啊。”

陈冬青笑道:“主要是我空手回去的话,不好交差啊。”

李多鱼鄙视地看了他一眼,前世他跟小舅接触的太少了,完全没想到,他竟然是这么个没脸没皮的人。

“我家里还有不少干货,我拿点给嫂子和雯雯吃吧。”

“干货家里多的是,只要是你舅妈也很想吃那个烤鳗鱼,你表妹雯雯也吵着要吃烤鳗鱼。”

李多鱼嘴角抽了抽。

“一条鳗鱼一块,人工费五毛,两条的话三块。”

“多鱼,你这样就见外了,咱们谁跟谁啊,你好意思跟我提钱。”

“你连根烟都舍不得给我,我不跟你提钱,我跟谁提钱去。”

陈冬青瞬间掏出烟来:“来,李主任,我给您点根烟。”

“滚,我最近戒烟了。”

“靠,都戒烟了,还向我要烟,你贱不贱啊。”

两人虽一直斗着嘴,可李多鱼还是烤了三条鳗鱼给小舅陈冬青,并叮嘱道:“吃不完,要放冰箱。”

陈冬青一脸苦笑:“我家没冰箱。”

“那就给你两条吧。”

陈冬青一把夺过所有的烤鳗鱼:“三条刚刚好,我们一家三口,刚好一人一条。”

“小心吃太多流鼻血。”

李多鱼回到家里时,却发现妇女主任刘秀珠居然也在他家,这让他有种很不好的预感。

“刘主任,你是来找我的吗?”

“嗯。”

刘秀珠点了点头。

李多鱼看了下四周,小声说道:“我们到屋里面说吧。”

到了屋里头,李多鱼紧张问道:“是不是有人发现了?”

刘秀珠直接说道:“有人到我那去举报,说你堂哥李元光的老婆怀了第三胎。”

听到这个消息后。

李多鱼松了一口气,吓死我了,还以为他姐水花被人给发现了。

可让李多鱼不解的是,前世,他堂哥李元光家里就两个孩子啊,并没有第三胎啊。(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