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新房封顶上梁

(麻了,连续三四章都被要求修改,这段剧情过了啊,真不敢了。)

o(╥﹏╥)o

阿姐孩子生出来后,非要让李多鱼帮忙给孩子取名字。

说什么,这孩子是因为他的帮助,才能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可取名废物的他,真的只会取叠词,最终在阿姐的软磨硬逼之下,只好先给孩子取了个小名。

圆圆。

取完小名后,阿姐和姐夫都一个劲的夸。

“还是多鱼利害。”

“圆圆好啊,寓意团团圆圆。”

“水花,要不干脆名字就叫圆圆吧。”

“我觉得可以。”

明明就是个很普通的小名,属于烂大街的那种,阿姐和姐夫夸得李多鱼都有些尴尬了。

而就在这一瞬间,李多鱼突然意识到了,大家跟他交流时,好像越来越谨慎了。

且周边拍马屁的人,明显变多了,连带着阿爹阿娘也很少说教他了。

随着地位和资产的提升,李多鱼感觉自己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有些东西好像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生完孩子的这些天,姐夫张明生则把一个挺厚实的牛皮信封,偷偷交给了刘主任。

当然二嫂的那笔封口费,他也没有忘记。

最后才拿着钱。

到户籍所在地去办理罚款。

而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tiqi.org 草莓小说网

可接下来,姐夫张明生却跟家里人吵翻了天,当他们得知又生了女儿后。

就跟他预想的一样,张父和张母逼他把孩子直接送人,要求他们夫妻继续生一个。

而他的亲戚都觉得,李水花就是生不出儿子的,纷纷出谋划策,甚至还想到“借腹生子”这种鬼点子。

出钱,让外面的女人给张家生儿子。

而早就被“传宗接代”这四个字压到崩溃的张明生也终于爆发了。

跟家里人大吵了一架后,直接开着船,带着大女儿张琳和二女儿张芸来到了担担岛,暂住在了村委的招待所。

那一天。

成为孤家寡人的张母哭成了泪人,张家的亲戚也大骂张明生不孝顺,为了一个女人,连家都不要了。

可担担岛这里,却非常的喜庆,亲戚都给张明生的大女儿张琳和二女儿张芸准备了礼物。

陈慧英看到两个瘦弱的外孙女,心疼到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怎么这么瘦啊,你们两个加起来,都没一个浩然重。”

一旁的李浩然尴尬笑了笑,他觉得不至于,没那么夸张。

而两个外孙女见到陈慧英后,也很激动,笑道:

“阿嬷,我们也好想你。”

陈慧英摸着她们的头:“这么多年没见,还记得阿嬷啊。”

大女儿张琳说道:“记得,阿嬷对我们最好了,每次我们过来,都给我们做好吃的,那个鱼丸可好吃了。”

陈慧英听完后,鼻子猛地一酸,眼眶都有些湿润,有点生气地看着张明生和李水花。

“你们两个怎么带孩子的,把孩子养得跟竹竿一样,感觉一阵风都可以吹倒。”

李水花鼓着嘴,小声说道:“她们两个自己不爱吃东西。”

陈慧英当场骂道:“你还有理了,自己做的饭菜什么味道,自己心里没底吗?”

陈慧英训完李水花后,笑脸对着两个外孙女说道:“乖孙啊,以后跟阿嬷一起吃,保准给你们每天都弄好吃的。”

两个女孩笑道:

“谢谢阿嬷。”

“阿嬷,对我们最好了。”

而这一刻,李浩然看着那两个嘴巴也很甜的妹妹,突然间,他觉得自己好像失宠了。

先是有了个小图图,接着又来个小圆圆,现在又来了两个妹妹。

阿嬷最近好像不会特意给他煮他最爱吃的红烧肉了。

不过,李浩然早就看开了。

在阿嬷这边失宠了没事,只要小叔这边不失宠就可以,毕竟全村最粗的大腿,就是小叔的大腿。

七月中旬。

担担岛迎来了酷夏,虽然海边风很大,但热也是真的热。

大中午的时候,沙滩完全没法赤脚踩的那种。

而这个时候,李多鱼的新房迎来了第二层的封顶。

新房虽然是框架结构,顶部也是倒水泥板,可老李说什么也要在最上面盖一个金字塔形状的梁顶。

专门用来放主梁。

到了,上梁这一天。

李多鱼和老李从码头那里,扛了一根挂满红绸布的大杉木过来。

主持上梁仪式的,还是上次那位老法师,这两年盖房子的人不少,找他上梁的人也多。

跟去年相比,这位老法师肉眼可见的圆润了不少,业务也越来越熟练了。

仪式都还没开始,新房的院子里,来了几十号人。

大多都是小孩,他们早早就在那边等了,手里还拿着一块红色的布。

因为等上梁仪式结束后,李多鱼就要在顶楼往下撒喜果和喜糖,而他们手里的红布则是用来抢和装的。

张琳和张芸两根小竹竿跟在小胖墩身旁,忍不住问道:

“哥,这仪式还要多久啊,到底什么时候,开始撒喜果啊。”

李浩然轻车熟路地回道:“你们两个以前肯定没抢过吧。”

“我们那,不让女孩子抢的。”

李浩然皱眉道:“你们那,规矩还真多,不着急啊,还没涨潮呢,要等满潮的时候,仪式才会开始,等所有仪式结束放完鞭炮后,就会开始撒糖的。”

“那我们是不是还要站在这里等很久?”

李浩然一脸认真道:“咱们这里是最好的位置,要是不占的话,立马就会被人给抢掉.

你们两个要是脚酸的话,先去休息会,等会开始抢的时候,跟在我身后。”

两个女孩乖巧点着头。

“谢谢,哥。”

“对了,等会开始抢的时候,咱们只要喜糖和硬币,其它的咱们不抢,知道没有。”

两个小女孩小鸡逐米般地点着头,而李浩然突然觉得多两个听话的妹妹,好像也不错的样子。

差不多下午两点左右。

潮水涨了起来。

码头那边有人喊道:“涨水了,可以上梁了。”

老法师听到后,点燃了手里的大香

整套流程跟先前的厂房上梁差不多。

上梁结束后。

李多鱼和周晓英两人站在了屋顶,对着底下人喊道:“准备好了没有?”

底下的二叔公喊道:“赶紧的,大家都等很久了,我们这么多人呢,你东西有没有准备够啊。”

“肯定够了啊,足足三担呢。”

“那赶紧撒啊。”

“那,你们先说些好听话啊。”

底下二叔公,清了清嗓子喊道:“恭祝新居上梁大吉,家运亨通,财源滚滚,福满乾坤,幸福无限大家讲,好不好啊。”

大家一齐喊道:“好啊。”

李多鱼就开始往楼下撒喜果、喜糖和硬币,楼下的人,瞬间哄抢了起来。

大人们主要抢红龟粿,而小孩们一个个趴在地上,抢那些糖果和硬币。

有些红龟粿撒下来时,砸到了底下人的头上,他们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道:“砸到我了,明年换我起新厝。”

见大家全都在抢喜果,李多鱼喊道:“别顾着抢东西啊,好听话不要停啊。”

二叔公接着喊道:“上梁大吉,节节攀升,繁荣昌盛,大家祝村主任,明年生男丁好不好啊。”

“好啊。”

周晓英有点无奈,但还是把喜果撒了下去。

前来参加这次上梁仪式的村民,一个个都拎着一大包喜果回去。

李浩然仗着吨位,足足抢到了一块钱,张琳和张芸跟在他身后也捡到了不少。

两人的口袋里,装满了各种糖果,有西瓜糖、橘子糖和麦芽糖。

而抢完,李浩然则带着两个妹妹到供销社去了,直接找售货员全买冰棒去了。

“老板,来五根老冰棍。”

张琳不解道:“我们才三个人,为什么买五根啊。”

小胖墩笑道:“今天小叔和婶婶肯定累坏了,给他们也买两根解解暑。”

“哥,你真懂事。”

上梁仪式结束,可房子只算建好了一半,距离真正盖好,还要挺长时间的。

房子内墙还要上白灰,地板也要铺瓷砖,外墙还得抹一层水泥,最后还要贴上那种长方形的小瓷砖。

石匠老曹预估至少要十月份才能搞好,连他自己也想不到,盖这样一栋新房子,要耗时这么久。

不过老曹觉得盖得慢的原因,是因为他第一次盖,这也导致每一道工序都要很认真。

等李多鱼新房上完梁后。

房子的事情折腾完后。

大伯和三叔,亲自上门来找他,确定三天后,为下次出海的时间。

因为八月初。

舟山群岛那边,刚好有梭子蟹的汛期,可以捕捞到大量的梭子蟹。

而今年梭子蟹也涨价了。

从原本的一毛多,涨价到了两毛半这样,且梭子蟹游的比较慢,非常适合用李多鱼那艘钓鱼船的探鱼器去找梭子蟹。

李多鱼也打算带上周晓英一同前往,随后,在从杭州湾上岸,坐火车前往晓英的老家。

听到要联合捕梭子蟹。

姐夫张明生本也想一起去的,但考虑到阿姐还在做月子,李多鱼自然不好意思带上他。

当然,李多鱼还有件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帮忙处理,那就是滩涂围堤。

退潮的时候。

两人骑着“泥马”在滩涂上滑行的,李多鱼拿着不少竹竿,插在了滩涂上。

张明生惊道:“要围这么大的面积吗,这都已经五十亩了,真搞堤坝的话,这工程好大啊,要多久才能赚回来?”

李多鱼点点头:“前几年,肯定是会亏钱的,但只要围起来了,后面就是纯赚了。”

整个担担岛的滩涂面积,包括延伸到海里的,大概有两千多亩这样,要是都围起来搞养殖的话,担担岛的经济百分百会起飞。

李多鱼记得非常清楚,前世这两千亩滩涂,被王家兄弟偷偷转包给了一家个体企业。

合同一签就是三十年。

导致下沙村的村民没有滩涂的使用权,双方官司都打了二十多年,也一直没有结果。

最后一道政策下来,滩涂的围堤全都被组织给清退。

谁都不允许使用。

不过,那都是二十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李多鱼围这个滩涂,一个是自己想趁机捞一把,另一个,也想顺便带动下村里的经济。

说实在的,要想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很简单,只要他赚到钱了,村民肯定就会跟风养殖的。

虽然李多鱼大多都占了先机和大头,但也不会像前世的王家兄弟那样“吃绝户”。

李多鱼最少也会留下一半来,让村里人也一起吃肉。

钱,李多鱼肯定喜欢。

两世为人的他,更懂得钱有多好用,可赚钱也不能太昧良心,就好像隔壁县将来的一位商业大佬。

他宁愿把钱捐给社会,赢得名声,也不愿意给员工分一分,这就是典型的资本家嘴脸了。

青蟹养殖前期,李多鱼打算先围个四五十亩,先养养青蟹再说,要真搞起来了,再扩大规模。

村里的大喇叭响了起来。

“各位乡亲,各位村民

大家早上好。

今天咱村主任要招工开始填海,需要力气比较大的男人帮忙干活,每天的工钱是两块五.一个月可以休息四天有包中午饭,要招二十个,

这一次招工最少也要半年,有想要报名的,赶紧来村委找张明生报名。”

听到广播后。

村里一些织网的女人忍不住抱怨道:“怎么不招女的啊。”

“工钱这么高,肯定不好赚,估计咱们去了也赚不到。”

村里不少还没有渔船的男人,纷纷放下了手上的活,跑到了村委那边。

一天两块钱的苦力活工资。

并不算高。

可难得的是,可以持续干半年,一个月还能休息四天,中午还包一顿饭,咬牙干半年的话,他们也能买得起摇橹的舢板船。

“我要报名。”

“我比较壮,选我肯定对。”

除了招人外,岛上那两辆拖拉机,也全被李多鱼给承包了。

这次的人数一点也不会比上次挖池塘来的少。

不过工程量更大,围堤比挖塘难多了,一车的石头和土倒下去,也才填个半米不到。

深一点的地方要好几车,才能填个一米,两辆拖拉机一直不停跑,一天撑死也就是二十米左右。

可大家开始干活后,这才发现,这日薪两块五是真心不好赚啊,纯纯就是体力活。

干一天就腰酸背痛。

看到这些人后,李多鱼不停摇头,遗憾的是,这次二嫂不在了,不然一个二嫂至少可以顶三四个他们这样的男人。

最近,二嫂非常勤快往南日镇跑,还总唠叨着要买一艘小船,自己学着开。

李多鱼自然知道她在干什么,不过她想折腾的话,就让她折腾去好了。(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