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万元户登记

“呜呜呜~”

一大清早。

码头那里就响起了汽笛声,还在床上的李多鱼听到,有几个小孩嚷嚷着:“好像是我们村的大船回来了。”

李浩然也喊道:“那艘大船,好像是大公和三公的。”

昨晚操劳过度的李多鱼扶着腰起床,有

刚刚起床伸懒腰的李多鱼恰好看到海面有一艘大船。

船吃水较深。

并没有停靠在旧码头这里,而是放了些东西到小船后,就停靠到新码头那边去了。

船一靠岸。

大家都在打水冲洗甲板,在海上时,大家都是用海水冲洗甲板的。

可回港后。

就要用淡水冲洗,毕竟海水腐蚀还是很利害的,尤其对这种钢质的渔船,更是要经常清洗和打理。

好几个船员,拿着砂纸把掉漆生锈的地方刮干净,然后再重新上漆。

毕竟是新船,现在大家都宝贝的很,以前船员睡觉的船舱,他们从来都不打理的,还说什么弄太干净了,就睡不习惯,现在全都大扫除起来,甚至还叠起了被子。

这些船员平常在家压根就不动手做家务的,可在这条新船上,倒是里里外外打扫得比家里还要干净。

尤其是这些年轻的船员,不单要清洗甲板,连着鱼舱也得清洗。

陈亮揉着腰,叹气道:tiqi.org 草莓小说网

“干他娘的,这洗个船怎么比捕鱼还要累啊,以前半个小时就能搞定,现在都两小时了还没洗完。”

同为船员的黑狗回道:“这不很正常吗,船都大了一倍多了,工作量当然也得翻倍。”

陈亮看了眼,坐在船头抽烟的那几个老船员,喃喃道:“我靠,怎么就我们洗,他们不用洗啊。”

拿着刷子的黑狗叹气了声:“熬吧,熬到新船员来的话,咱们就是老船员了。”

陈亮骂骂咧咧道:“要是有新船员来的话,我肯定把这些事情给他们干。”

黑狗说道:“我们刚来的时候,那些老船员也是这样想的。”

清理渔船后,大伯和三叔还拉了不少隔壁省的特产回来了,其中就有斜桥榨菜、还有一些龙井绿茶以及一些火腿。

这次台风对榕城和海外省的影响很大,可隔壁省却只刮了两天大风,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反而鱼更多了。

这次拖船前往了李多鱼所说的象山海域,到了那个地方后,发现全都是蓝点马鲛。

抓了整整一个月,根本就抓不完,有一次最夸张,只用了两网,就把整艘大船给装满了。

这趟出海,还不到一个月,就已经赚了万把块,可以说是船队有史以来赚最多的一次。

清洗完渔船后,李家人全都聚在了一起,大堂哥李曙光见到李多鱼后,就忍不住夸起他来。

“多鱼,你说的那个捕鱼点,真的太赞了,我从小捕鱼到大,还真没捕过那么多鱼。”

李多鱼笑了笑:“我也是听人说的。”

李念天和李政发这两位船老大,虽然也很开心,但眉头却有些愁容,他们都经历过当年的大黄鱼捕捞。

十几年前,他们抓大黄鱼那会,也跟现在一样,大家也都是一船船的捕捞上岸。

当年他们也是这样连续抓了几年,直接把大黄鱼给抓没了。

这次他们捕捞了非常多马鲛,可别的渔船同样也捕捞了很多,要是在这个点继续捕捞下去的话,估计这些马鲛鱼也会步大黄鱼的后尘。

虽然他们都很清楚,可大家都在捞,你不捞的话,别人也会捞的。

见大家都到齐了,老大李念天把账本拿了出来,先递给了李多鱼,并说道:

“现在这船,大家都是有股份的,这个月的每一笔开支和收入,包括油费、船员工资,还有船员分红,都在账本里,大家可以看一看,有没有问题。”

李多鱼接过账本后,简单扫了几眼,账本做得相当仔细,甚至每一笔都有经办人签字。

李多鱼翻了几页后:“可以啊,没啥问题。”

说完,就把账本给了二哥李耀国,二哥也是做做样子,他压根就没有多少股份,有叫他过来,就已经算是很给他面子了。

二嫂朱秀华倒是很想看,可账本并没有传到她的手中,现在的她也不敢张口说想看账本,可她又很心急,很想知道到底挣了多少钱,小声向着李耀国来:“这趟大伯他们出去捕鱼,挣了多少钱啊?”

李耀国回道:“扣掉全部开支的话,这一趟总共挣了一万二。”

听到这个后,朱秀华瞪大了眼睛,双手在那不停算着:“一万二,我们有五股的话,这么说的话,咱们这趟赚了.”

朱秀华知道肯定赚不少,但就是算不出来:“赚了多少钱啊。”

李耀国叹道:

“你不用算了,我早就算好了,刚好六百块。”

“没错,就是六百。”

朱秀华笑得叫一个灿烂,嘴里说道:“还好当初咱们也投钱了,不然这次就没咱份了。”

见大家都看完账本,大伯带头说道:“咱们之前有说过,这艘船还有十万块贷款,赚到的钱打算先用来还贷款的,可这次赚得比较多,我想问一下大家,这次咱们是优先还贷,还是先把钱给分了。”

大伯说完这话后。

大家纷纷看向了李多鱼,这艘船他的股份最多,足足有三十股,他才是这艘船的大东家。

见大家都看向自己,李多鱼皱眉思考了番,这年头大家不知道为什么都特别怕银行。

有贷款的时候,就好像如鲠在喉,让他们非常不舒服,一赚到钱,就立马想着还贷款。

可李多鱼倒是对贷款已经习以为常了,反正前世每个月儿子都得还房贷、车贷,他偶尔也会帮忙还几期。

按他儿子的话来讲,不欠银行点钱,大多都是没啥本事的,李多鱼虽然不是很赞同,但他说的确实挺有道理的。

可在这个年代,还真没必要提前还贷,更何况他们这艘船的贷款是没有利息的,属于国家发福利的那种。

而李多鱼很清楚,接下来的这几年,钱会迅速贬值,完全没有必要提前还。

十万块对现在来说,的确是一笔天大的数字,可只要再过五年,到了九零年代再去还这十万块钱的贷款,那就轻松多了。

二嫂也一直看着李多鱼,对她来说,他们只是小股份,当然提早分钱划算。

当初他们家投了两千五,要是再来几次这样的大丰收,本钱直接就给赚回来了。

她紧紧盯着李多鱼,嘴里默念着:“小叔子啊,你可千万别说先还贷款啊。”

李多鱼皱眉思考了会,随后对着大伯和三叔说道:“要不这次,咱们就先把钱分了吧。”

听到这话的二嫂,激动到直接站起来,把大家给吓了一跳。

李多鱼也不解地看着朱秀华:“二嫂,你有意见吗?”

朱秀华尴尬笑了笑:“没有,我只是想起来,下午还要去撬生蚝苗,你们聊,我先走了啊。”

等朱秀华走后,大伯皱眉看着李多鱼,觉得这不像是他的作风,不禁问道:

“多鱼,你最近是不是手头比较紧张,我跟你三叔手里头还有点钱,可以借给你。”

李多鱼也没想到,大伯他们想到这个方面去了,反正今天坐在这里的,全都是自己人。

李多鱼只好解释了起来:“大伯,三叔,你们有没有觉得最近这两年钱变薄了。”

“钱变薄了?”

大家都有点疑惑,李曙光还拿出一张崭新的大团结说道:“没有啊,我怎么感觉变厚了。”

李多鱼嘴角抽了抽,大家都还没经历过人民币贬值,还没有听过钱“变薄”这种说法。

李多鱼简单解释道:“就是钱有点不经花了,东西明显比以前贵了有没有?”

李多鱼这么一说,大家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这种变薄啊。

“多鱼,你这么一说,我确实发现了,这两年油费明显涨了很多,人工费也涨了。”

三叔思考了会,问道:“可这跟还贷有什么影响吗?”

见大家还是不理解,李多鱼只好打个比方:“可能一千五是不是能买一台彩电?”

大家点点头:“差不多。”

李多鱼接着说道:“可钱持续变薄的话,三年后,说不定就得要两千多了

这下大家明白了吧。”

李多鱼并没法告诉他们太多,88年那会,他刚从牢里面被放出来,就赶上了施行价格双轨制和价格闯关。

记得那时候,物资都被大家给抢疯了,百货公司、各大小店铺被围堵,柜台前的人们挥舞着双手,狰狞着面孔,可能只为了抢一卷卫生纸,在那时,人们已无暇顾虑商品质量如何、是否实用,他们秉持着唯一的原则,抢到就是赚到。

反正那一年,大家的钱都贬值了,以前一块钱可以买的东西,至少要翻倍才能买到。

大伯不解道:“多鱼,不还贷款的话,那我们手里的钱怎么用啊,放在手里,不一样还是会变薄吗?”

李多鱼笑着说道:“你们知道那个港岛首富是怎么起家的吗?”

大堂哥黑着脸:“我们岛就你去过港岛,我们哪里会知道港岛首富是谁。”

李多鱼回道:“跟咱们一样,都是姓李的,他就是靠买炒房子起家的。”

“你是说,咱们手里多出来的钱,可以去榕城那里买房子?”

李多鱼点点头:“榕城和鹭岛都可以买,不过短期内,咱们买店面比较划算。”

大伯和三叔思考了番,最后点头道:“咱们家族就属你脑子最好使,这次我们就听你的,那就再过几年,咱们再还船贷。”

李多鱼来到鳗鱼厂巡视了一番后,现在这个关键时间段,每天最少得检查两遍水质,还有鳗鱼池的情况。

且临近的这段时间,李多鱼将鳗鱼塘用篱笆围了起来,甚至比台风前还要结实。

除了朱建民之外,李多鱼又雇了好几个老人,都是这段时间受灾的,工钱虽然不高,每个月只有三十,可对每个月连十块都赚不到的他们来说,李多鱼真的给的太多了。

这些老人现在已经不把看管鱼塘当成工作,而是当成了使命,誓死也要守好李多鱼的鳗鱼塘。

现在的鳗鱼厂,别说二嫂了,现在连只苍蝇飞进去,都有可能被抓起来看看是公还是母的。

一些村里的小孩,一旦靠近的话,立马就会被老人给驱离。

至于村里那些街溜子,更是不可能过去,二哥李耀国还有陈文超甚至拟了份名单出来。

像刘小兰那几位哥哥,还有肖卫东和张梅鹰的家里人,一旦出现在鳗鱼厂周围,就必须要提高警惕。

小心驶得万年船,防人之心不可无,越是关键时刻,就越要打起精神来。

李多鱼可不是什么愣头青,自然很清楚红眼病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很多人可以不挣钱,但也害怕别人挣大钱。

而就在这时候,广播室里,茂叔拿着一份县里下发的文件,拍了拍话筒,喊话道:“大家注意下,县里面要举办万元户表彰大会咱们村里的,资产有超过一万元的.麻烦等会到村委集合下,找李主任登记下。“

听到这个通知后,村里所有人都来了精神,大家纷纷前往了村委会那里,他们也都很想知道,现在村里到底有几个万元户。

李多鱼对着正在干活的陈文超说道:“听到通知没有,等会你也到村委会去登记一下。”

陈文超挠着头:“鱼哥,我就不用了吧。”

李多鱼白眼道:“你不去的话,到时候,大家是不是会觉得,跟我混没钱途啊,这样我会名声不好的。”

陈文超愣了会,发现鱼哥说的好像很有道理,可随即皱眉道:“可我钱全投资进去了,现在没有钱啊。”

“你这人死脑筋,万元户并不是说你手头上一定要有一万元现金,按你这么说,我还欠组织六十万的贷款,那我也不是万元户了?”

陈文超挠头道:“怎么可能,鱼哥妥妥的十万元户起,明年说不定就百万户了。”

李多鱼叹道:“等会记得来村委会找我报名啊。”

“好,知道了。”

当天下午有不少人前来村委会这边登记,李多鱼率先把自己给登记了。

大伯、三叔,大堂哥,他们都来登记了,还有老陆、邻居老胡、王金山

村委会这边,唐平和张金沙直接内部登记过了。

差不多这两年有养海带的,现在都是万元户,而最让大家意外的是,赵大海也拿着存折前来登记了。

他们两兄弟很早就听到了风声,于是前一段时间,就把钱全存到了一个人的存折里。

“不会吧,赵大海也是万元户了。”

“真的假的?”

李多鱼简单看了下赵大海的存折上余额,不多不少,刚好是一万块,便在万元户名单上,写下了他的名字。

见名字被登记后,赵大海那个开心啊,今天来村委会围观的人特别多,虽然那都还没有开始颁奖,可此刻的他,就像是站在领奖台上。

“大海,你啥时候变成万元户了,我们怎么不知道啊,不会是借钱的吧。”

赵大海嫌弃看着他:“我这是听了鱼哥的话,一分一毛赚来的,好不好。”

见大家用羡慕的眼神看着自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如今的他,总算是咸鱼翻身了,鱼哥说的一点都没错,没钱的时候,你说的话,谁都能顶你一句。

哪怕你有理也没用。

可当你真正有钱了,大家就不敢随便说你了,他甚至可以明显察觉到,有几个以前看不起自己的村民,现在那个嫉妒恨啊。

要是让那个陈寡妇知道,自己成了万元户后,估计又要上门来求复合,以前让她生都不肯生,现在估计让她超生都没有问题。

赵大海是这样打算的,今年他去领这个万元户,下次还有机会的话,就让二牛去领。

而让大家意外的是,陈文超也来领这个万元户了。

“他工资不才只有六十吗,怎么赚到这么多钱的?”

有些村民感慨道:“你们还真信小超每月只赚到六十啊,他是最早跟着李多鱼的,怎么可能只赚那么点。”

“李主任是什么样的人,你们还不清楚吗,最早跟着他混的,哪一个是没钱的?”(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