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X受阻企业规模,实力合作者成关键

困难要靠自己克服,障碍要靠自己冲破;在我们的字典里是没有难字的——拿破仑。

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像暴风雨中的竹子,坚韧不拔;

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像大洋中的小舟,激流勇进;

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像迁徙的候鸟,永不放弃!

第二天,我来到公司后,没有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开始工作,而是破天荒地给自己制作了一杯咖啡,然后靠在转椅背上,看着办公室的天花板——因为我需要思考:到哪里去找有实力的合作企业呢?因为这已经成为了我前进道路上必须迈过去的一道坎。

就在此时,桌上的电话响了,我以为是薇亚打来的,结果电话中传来的却是侨联郭书记的声音:

“X博士,昨天晚上薇亚给我打电话,说你的复合式波分复用光通信模块被山东网通相中了,但由于你的公司规模太小,因此山东网通不敢买你的东西,让你先去找一个有实力的企业合作,然后他们再和你谈。”

应该说郭书记的来电让我感到意外。

昨天晚上回来后,我没有给薇亚打电话,因为我不知道怎么跟她说,之前我认为此次是志在必得,但没想到变成了这么一个结果。

不过我虽然没有给薇亚打电话,但奇怪薇亚怎么也没有给我打电话?原来她是给侨联郭书记打电话了,想必冯经理已经把昨天我和陶总的谈话都告诉她了,因此她才会去找侨联郭书记。

本来我也想过去找侨联郭书记,但我这个人的性格有个缺点,那就是不喜欢求人,加上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对侨联郭书记说才好,想不到薇亚却先去找了侨联郭书记,说老实话,她去找侨联郭书记比我去找更好。

因为社会就是一个“江湖”,她和侨联郭书记,还有她的那个网通的朋友冯经理,都是这个“江湖”上的人,而作为“江湖”上的人,自然必须维护好自己的“江湖”圈子——因为谁也难保哪天需要别人的帮忙呢?

不过,侨联郭书记今天打电话来,除了薇亚找他帮忙外,还有一层关系,那就是在他的眼里我是一个华侨,我的公司是一个侨资企业,而帮助华侨和侨资企业解决困难正是侨联的一个日常工作。

就在我想着这些的时候,电话中侨联郭书记又说了下去:“所以我一接到电话,马上打了几通电话,找了咱洪州的几个有实力的企业家,看看他们有没有兴趣来投资你的公司。”

“结果还真找到了两个,他们两个都是做机械加工产品的,虽然规模很大,但利润太薄,因此现在想转型去做高科技的产品,所以一听我说你这里有一个光通信的产品,已经被山东网通相中了,马上说有兴趣。”

我一听,心想:“刚才我还在想到哪里去找有实力的合作企业,想不到这么快就找到了!”

于是我在电话上向侨联郭书记道谢道:“哎呀,郭书记,这太感谢了!你这真是雪中送炭那!”

“X博士,你不用谢我,帮助华侨和侨资企业解决困难是我的本分工作!”侨联郭书记在电话中客气地说道。

“如果你感到可以的话,这个星期五的中午,我在欧罗巴大酒店设一个饭局,请他们两个过来和你一起聊聊,你看怎么样?”侨联郭书记在电话中问我道。

我一听,侨联郭书记居然连饭局都帮我设好了,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于是马上答应道:“这太好了!星期五中午我一定准时到!”

放下电话后,我突然对当年我做出了选择来洪州蛰伏的决定感到庆幸,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要来山东洪州这么一个三线城市创业,甚至还有不少朋友说这种三线城市里的人都是“土包子”,还说我和“土包子”打交道会有什么前途?

实际上,一个企业最大的资源是什么?是人脉!而在新世纪初的中国,最大的人脉关系是什么?是和政府良好的关系!

试想,如果不是薇亚这个规划处的处长帮我出面,那个洪州网通的冯经理会对我的复合式波分复用技术这么上心吗?

还有,山东网通的一个副总,会抽出时间亲自来和我这么一个只有四个人的企业谈项目的事吗?还不是山东的省信息产业厅的孙厅长出面去打了招呼?

包括,现在我要找有实力的企业来合作,如果让我自己去找,我真不知道去哪里找,更不要说能不能找到,即使找到了合适的人选,人家也未必会来见我,但现在侨联郭书记一通电话就来了两个,而且连请客吃饭的钱都不用我掏腰包!

就在我感慨当年的决定时,桌上的电话又响了,我拿起话筒一听,这次是薇亚打来的。

“昨天你在山东网通和陶总谈的情况冯经理已经告诉我了,说你的企业规模太小,让你去找一个有实力的企业来合作,所以我给郭书记打了一个电话,想请他帮你去找一个。”薇亚在电话中说道。

“郭书记之前年轻的时候是洪州的团委的书记,和现在市委的贾书记是搭档,因此在洪州的人脉很广,加上现在他在侨联当书记,平时经常下基层,不像我老是坐在办公室里。”

“同时我想侨联是政协下面的,因此他和政协里的人都很熟,而政协里有不少有实力的企业家,因此通过这个渠道去找会事半功倍。”薇亚在电话中向我解释着为什么她会想到去找侨联郭书记。

我在电话上听了薇亚向我解释的为什么她会想到去找侨联郭书记的原因,就笑着说道:“谢谢你啊!郭书记今天上午已经给我打过电话了,说他已经帮我物色到了两个人选,连饭局也帮我安排好了,让我这个星期五中午去和他们谈谈。”

“真的?想不到他动作这么快!”薇亚在电话中听我说侨联郭书记已经帮我物色到了两个人选,惊喜地说道。

“你的动作也不慢那!”我听薇亚说侨联郭书记动作这么快,就在电话上夸薇亚道。

“这几天我正好因为要期末考试了,在北惊集中上课复习,脱不开身,所以只能去找郭书记了,不过我也会找班上一些投行的同学谈谈,把你的情况介绍给他们,看看他们中有没有感兴趣的。”薇亚听了我对她的夸奖,说她不在洪州,还说她会在她的清华EMBA同学圈中也帮我找找。

......

转眼到了星期五,我来到了欧罗巴大酒店,我穿过金黄色为主色调的酒店大堂,无心欣赏那法式的青铜墙饰、意大利式的音乐喷泉、西班牙式的水晶灯,弥漫着浓郁的地中海风情,而是三步并作两步地找到了侨联郭书记订好的包厢。

当我走进包厢时,发现侨联郭书记已经到了,另外还有两个中年人,其中一个身体健壮,另一个则相对文弱,此外侨联的小高和任师傅也在。

“X博士,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洪州金鑫机械加工厂的苗老板。”侨联郭书记指着他右侧那个身体健壮的中年人对我说道。

“这位是鲁南五金加工厂的袁老板。”侨联郭书记又指着他左侧的那位相对文弱的中年人对我说道。

“你好!”

“你好!”

我走过去分别与苗老板和袁老板握手寒暄道。

“X博士,你老家是哪里?”坐下后,苗老板问我道。

“上海。”我简短地答道。

“哟,一个南方人,来北方创业,不容易!”袁老板听说我是上海人,就客气地奉承道。

“洪州是个好地方!”我见袁老板奉承我,于是就也奉承了一句。

“苗老板,袁老板,X博士手里有一个高科技产品,被山东网通相中了,现在需要找一个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因此之前我听你们两位说要转行去做高科技行业,因此今天把你们双方都请来了,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侨联郭书记见我和苗老板和袁老板都认识了,就不再多说废话,而是单刀直入,直奔今天这顿饭局的主题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