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这里是硅谷,是天堂也是地狱

人生在世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和美妙动人的——苏霍姆林斯基。

人生的旅行,没有一条路没有风雨没有坎坷,也没有一条路始终是黑暗没有光亮......

1988年5月18日,我和小萍在美国旧金山登陆了,我直接去了“硅谷”,而小萍则转机去了纽约。

不久,我和小萍就失去了联系,因为我嬢嬢和小萍的阿姨一样恰好也刚刚买了新房子,因此我到美国没几天跟着我的嬢嬢一起搬走了,而此时小萍还没有把她阿姨家的新地址给我。

不过,我和小萍的故事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当然这是后话,现在先暂且按下不表,因为作为一个留学生,我的口袋里却只有$58美元,当时,每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留学生涯都是从苦难开始的,我自然也不会是个例外,因此我“海漂”的故事就从苦难开始讲起吧!

每个人都会遭遇苦难:

苦难如同死亡,是人生中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因此我们需要有站起来的勇气,笑对苦难,完成生命的华丽转身;

苦难又是一笔财富,它会锤炼人的意志,使我们获得生活的真谛。

那时,支撑我走出苦难的是我心中的理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是:

理想不是参天大树,而是一颗种子,需要你去耕耘;

理想不是一片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你去开垦!

不幸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美国就是天堂的代名词,然而对我这个口袋里只有¥58美元的留学生来说,我看到的却只是“地狱”!

因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国的城市居民人均收入还不到$60美元的情况下,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要想立足,完全只能靠自己,父母至多能每个月给你来封问寒问暖的安慰信。

长话短说,到了美国后,我在“硅谷”我嬢嬢的家里住了下来,由于时差关系,我是1988年5月18日下午从上海出发的,到达美国“硅谷”的时间依然是1988年5月18日的下午!

到了晚上,吃过晚饭,一切都安顿好以后,我找来了一张美国“硅谷”的地图,因为我想赶快先熟悉一下这里的城市和街道,包括我的学校又在哪里。

于是我把地图摊在了我的单人床上研究了起来,我发现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湾区”,也就是以旧金山为发源地,沿着太平洋冲刷而形成的海湾,同时向内陆延伸大约100公里左右的一片陆地区域。

就在这时,我姑父和嬢嬢走了进来,他们来看看我都安顿好了没有。

我姑父看到我在看“硅谷”的地图,就微笑着指着地图对我说:

“所谓的‘硅谷’就是从斯坦福大学发源,沿着美国的101公路向东发展,越过880公路,最后遇到了680公路而停留了下来,因为再往东就是山脉了,于是‘硅谷’又在880公路和680公路之间,往北和往南发展,最后形成一个以圣何塞机场为中心,半径50公里范围内由八个小城市如SanJose,SantaClara,Sunnyvale,Mountainview,Milpitas,Coportino,LosGatos,和Polato等形成的一个区域,这个区域是‘硅谷’的核心区域。”

“哦,那这个区域为什么要叫‘硅谷’呢?”我听了姑父的解释,点点头,表示知道了,随即又不解地问我姑父为什么这个区域要叫“硅谷”。

“噢,是这样的,人们之所以要称这八个小城市为‘硅谷’,是因为这里的地形是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地,同时又因为这里是全世界半导体工业的发源地,而硅则是生产制造半导体最重要的原材料,所以就有了‘硅谷’之称。”我姑父听了我的问题,就笑着解释道。

“那地图上其他的地方呢?”我听了我姑父的解释,明白了这里为什么叫“硅谷”,就又问起了地图上的其他区域又叫什么。

“如果你生活在这八个小城市内,就说在‘硅谷’,而如果你是生活在旧金山,则就说是在旧金山,而如果你既不在‘硅谷’的这八个小城市内,也不在旧金山,但在湾区内,就说在湾区,这是美国人的习惯叫法。”我姑父笑着说道。

我姑父说着又把我的学校在地图上给找了出来,说:“这就是你要去念的学校,SantaClaraUniversity。”

“这是一所很好的大学!就是学费贵了点。”我嬢嬢在一旁听到我姑父说到我的学校,就补充道。

我嬢嬢说得没错,“硅谷”的核心区域内有两个大学,一个是加州州立大学,叫SanJoseStateUniversity;另一个是加州最古老的大学,私立的,叫SantaClaraUniversity。

在美国,好大学基本都是私立的。排名常青藤大学前十的,只有一所公立大学,那就是湾区的伯克利大学。

SantaClaraUniversity在“硅谷”很有名,这不仅仅是因为SantaClaraUniversity可以授予博士学位而SanJoseStateUniversity不能,更主要的是前者的学费比后者贵很多很多——那时的学费就已经高达每年$8000美元了,这在当时可是很大一笔钱,即使斯坦福大学当时也就$10000美元。

在美国,学校因为学费贵,所以就有钱;因为有钱,所以就请得起好的教授;有了好的教授,所以就教学质量高;因为教学质量高,就有人愿意出更贵的学费......

不过,我不是因为它贵才去的,而是因为我的担保人嬢嬢在“硅谷”,而“硅谷”的核心区域内就这两所学校,其中只有SantaClaraUniversity才能授予博士学位,而我当初去美国,就是奔着博士学位去的,因此我只能选SantaClaraUniversity。

此外,SantaClaraUniversity是Quarter制的,即一年不是两个学期而是三个学期再加一个可选的暑假学期。

这样我要五月份到美国后,学校马上要放暑假了,而下个学期是九月才开学,这样我可以有四个月的时间缓冲——去解决学费的问题。

因为那时外国留学生,特别是本科生,是很难拿到奖学金的,而那时从中国来的留学生,按当时国家规定,每个人能够换等额一个月工资的美元的外汇,大学生的工资是¥58元人民币,因此可以换$58美元,所以我常说,我们这代人出国留学,口袋里只有$58美元!

当时,我虽然住在我的嬢嬢家里,因此住的问题解决了,但生活费、学费等都仍然需要自己去设法解决。

“你先休息几天,熟悉一下周边的环境,然后开始去找工作,这里的大学生都是自己勤工俭学自己赚学费的。一上来钱赚得不多,就少读几个学分,慢慢来。”我姑父听我嬢嬢说我的学校贵,就安慰我道,同时提醒我美国的大学生都是自己靠去打工赚学费的。

听了我姑父的话,我关心地问起了当地找工作的情况:“这里的工作好找吗?”

“你来得不是一个好时候。”我姑父听我问当地的工作好不好找,就摇摇头,用惋惜的口吻说道。

我一听我姑父说我来的不是一个好时候,顿时紧张了起来,因为我来之前,我就已经计划好了来了后先找一个工作,然后用最快的速度把书念完,但刚才我姑父对我说一上来钱赚得少,就少读几个学分,现在又说我来的不是一个好时候,这一切似乎预示着与我原来的想法大相径庭。

我嬢嬢听我姑父说我来的不是一个好时候,就向我解释道:“原来这里要找个餐馆的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但不幸的是最近美国刚刚颁布了新移民法,加大了打击非法移民打工的力度。”

“现在的移民局官员天天在外面查非法打工的,中餐馆是重灾区,所以现在要找个工作,即使是餐馆打工的工作也不容易!”我姑父见我嬢嬢讲起了最近美国刚刚颁布了新移民法,加大了打击非法移民打工的力度,因此工作不好做,就接过去说了起来。

我嬢嬢和我姑父的一番话让我的表情愁云密布起来,因为我所念的学校学费这么贵,而工作又不好找,这下我该怎么办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