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X小巷深处访贵人,旧地重游往事如烟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赵嘏。

意思是:还是那一座楼,还是那一片江水,还是那一轮明月,景色和当年所差无二,然而故人可在?

我去找小贾,没想到她却出去办事了,于是我决定第二天再来。

从小贾的街道工厂回来,由于时间还早,于是我准备去拜访一位故友——吴炳昌秘书长,他是我漫长的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位“贵人”。

我打开从美国带回来的两只大号旅行箱,里面被塞得满满当当的,这是因为要回国了,总要给亲朋好友带些东西吧?

那时,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差距还是很大。

我回国前的那一年,即1997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只有微不足道的$600美元,排在世界第131位,而美国的人均收入是$28762美元,排在世界的第十位,当时的人民币兑美元在黑市上是10:1甚至更高。

我打听到国内现在开始流行喝咖啡了,但进口的咖啡很贵。

我又打听到国内的人开始流行吃西洋参了,特别是老年人,但当时中国不产西洋参,基本都是从美国的威斯康星州进口的,因此也很贵。

所以,那一年我回国探亲,500克一桶的哥伦比亚咖啡我带了足足三十多桶,150克的鹰牌花旗参带了二十多盒!

我从中拿出两盒花旗参,准备给吴炳昌秘书长带去......

上海老湾区,瑞金二路靠近长乐路的一条小弄堂,一排排老式里弄建筑,其中一条弄堂底的倒数第三家,破败的外墙,漆皮剥落的大门;

门前站着一位理着平头的中年人在敲门,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真诚的眼神,看起来没有一丝一毫的修饰,一看就是一个永远不会欺骗你的人,他那深蓝碧青宛如湛蓝海洋的眼睛此时呈现出百感交集的目光。

这是我回国后第一次来看望中国自动化学会的秘书长吴炳昌,虽然九年过去了,吴炳昌秘书长还是住在那里,那时的中国人有个传统,那就是一辈子只住一个地方!

门开了,吴炳昌秘书长没有想到站在门外的竟然是我,愣住了......看他的神情仿佛在思索:这是谁呀?

也难怪:

吴炳昌秘书长第一次看到我的时候是1982年的全国八省两市的大学生毕业设计大赛上,这已经是整整十五年之前的事了,当时我二十八岁;

吴炳昌秘书长第二次看到我的时候是1984年,在他家前门口对面的生产组——高泰电讯器材厂的电脑车间,这也是整整十三年之前的事了,当时我刚刚三十岁。

吴炳昌秘书长最后一次看到我的时候是1988年,我赴美留学之前,我去向他告别,这也有整整九年了,当时我三十四岁。

而今天的拜访,我已经四十三岁了。

从我认识他起,已经整整十五个年头过去了!

再说在那个时代,没有互联网,因此也就没有跨国的电子邮件,更不会有微信,通信往来全靠纸质的书信,因此十分不便。

更糟的是我只知道他的家就在我所在的生产组的电脑车间后门的对门,但从来没有注意是几号,所以一直无法给他写信。

因此,对他来讲,怎么也想不到九年来音信全无的我会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

“我是X!”我见吴炳昌秘书长愣在那里,于是就喊了一声。

这一声喊仿佛唤醒了他的记忆:“哦,是X,你回来了!”吴炳昌秘书长惊讶地说道,语音中由于激动而略带着颤抖,同时伸出双手捧住了我的双臂。

惊喜之下,他把我让进了屋。

我把给他带来的威斯康星州出产的花旗参放在桌上。

在中国,送东西是有讲究的,那就是必须送双份,因为中国人强调好事成双!因此我给吴炳昌秘书长带来了两盒花旗参。

坐下后,吴炳昌秘书长知道我喜欢喝茶,于是给我去泡龙井茶了。

我抚摸着被衣袖磨得掉了漆的实木八仙桌,当年,我曾坐在这里和吴炳昌秘书长一起讨论040微处理器的应用推广问题。

我发现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了,但吴炳昌秘书长家里的布置依然如故而毫无变化,变化的仅仅是他的头发已经完全花白了,眼角的皱纹也更深了,但略带沙哑的说话声音还是那样地充满激情。

“你身体还好吗?”我望着吴炳昌秘书长正在倒茶的背影,关心地问道。

吴炳昌秘书长听到我问到他的身体,把手中的茶杯递给了我,然后挺了下腰板,双手做了一下扩胸的动作说:“身体还不错,没有什么毛病!”

“你现在还没有退休吗?”我接过吴炳昌秘书递来的茶杯问道,因为我知道他应该到了退休的年龄了。

“没有!现在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工作很重,因为1992年后,中国对外开放的步子迈得更大了,因此现在和国外同行的交流也多了起来。所以组织上仍然让我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的秘书长工作。”吴炳昌秘书一谈起工作就来劲了,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十岁。

“你看,上个月还刚刚接待了联合国来的联合考察团,我还特意去做了一套西装,过去你哪见过我穿西装?都是穿中山装!”吴炳昌秘书说着指了一下屋内角落的一个衣架笑着说道。

我一看,果然那里挂了一套深常青色的西装。

“不错啊,联合国都来考察了。”我喝了一口吴炳昌秘书长递给我的茶,听说他刚刚接待了一个联合国来的代表团,不禁赞叹道。

“今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有一笔资金,用来援助发展中国家的工业自动化,因此我们国家正在积极争取。”吴炳昌秘书长听我这么说,就补充道。

我听吴炳昌秘书长说中国正在争取一笔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援助资金,不免感到有点吃惊,因为这在我去美国之前可是闻所未闻的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