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冲破黎明前的黑暗,X迎来人生转折

得之东隅失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这是一句著名的中国成语,通俗解释就是既有得,亦有失,这句成语用来诠释我在1978年的经历可谓是再贴切不过。

1978年9月,我刚过了二十四周岁的生日,我终于迎来了我人生的转折!

成功没有秘籍,如果有,那就是:别人不明白的时候你明白了,别人明白的时候你行动了,别人行动的时候你成功了。

十三个月的寒窗苦读终于获得了回报!

这一年,国家决定通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筹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最关键的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报考要求,没有年龄限制,更没有体检这一说!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计划1978年10月进行招生考试,1979年春季完成招生并开学,共录取正式生41.7万余人,其中全科生11.5万余人,单科生30.2万余人。

这些大学生成为了后来中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和基石!同时也拉开了中国成人教育的序幕......

1978年10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全国进行了统一招生考试。

当时,报考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700万人,角逐这11.5万个全科生的名额。

人的命运,有一半在你自己手里,另一半在“老天”手里。

你付出的努力越多,你手里掌握的那一半就越多。

因此:当你绝望时,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拥有的那一半命运。

同时:当你得意忘形时,也不应忘记“老天”手里的那一半命运。

所以,一个人一生的努力就是:努力地用自己手里的一半命运去夺取“老天”手里的那一半命运。

由于从1978年5月体检没有通过到当年10月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招生考试中的五个月时间里,我选择了走自学大学的路。

后发现由于中学的基础不扎实,感到这样去自学大学难度很大,我不得不回过头去把这中学的数理化重新扎扎实实地重新学习了一遍。

在这五个月的时间里,我老老实实地把十七本《数理化自学丛书》里的习题做了整整三遍。

当时我确信,如果老天再给我一次参加高考的机会的话,我一定不会令自己失望的。

因此可谓是“择日不如撞日”——这次参加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招生考试,我相信自己不会再次后悔!

考试那天,我静静地坐在考场中,等待那开考铃声响起的那一刻。

我感到时间是那么地漫长,我甚至怀疑地球是不是停止了自转,短短的十分钟,我仿佛等了十年!

开考的铃声终于响了,我打开试卷,我没有立即着手去做,而是先把所有的考题都看了一遍,这是我在我妈学校上高考补习班时老师给我们的告诫:

“打开试卷后,不要先急着做,先从容地把所有的考题都看一遍,先看清楚哪些是自己会做的,哪些是自己不会做的,包括哪些是比较容易的,哪些是比较难的,这样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能够更好地分配考试时间,避免在一道难做的或自己不会做的题目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结果白白放弃了那些自己会做的和容易做的考题。”

因此我把考题快速浏览了一遍。

上次高考时,我打开试卷后,虽然是寒冬腊月,但我是汗流浃背,因为我看了试卷后直冒冷汗。

这次的高考,我打开试卷后,我没有再流汗,而是流泪了,那是激动的泪水,因为当我看着那一道道熟悉的试题,让我感到仿佛不是在参加高考,而是平时在家做习题,我感到自己一年多来的努力没有白费!

......

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的时候,往往是人生转折点的到来。

1978年11月9日,我正在家里做习题,虽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招生考试结束了,我的自我感觉还不错,但我没有停止努力,我做好了万一这次又没有考上那我就明年再考的思想准备,然而此时楼下邮差的自行车铃响了。

我跑下楼去,邮差递给我一封信,这是一封给我带来人生转折点的信——一张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全科生录取通知书。

这是一张我天天都盼望的录取通知书,因为进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成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没有之一!!!

但那天,当我拿到这张录取通知书时,我反而很平静,完全没有惊喜。

因为我感到这是我从1977年9月到1978年10月,通过395个日日夜夜的努力,硬是用十三个月的时间学完了本该六年教完的课程后而应该得到的收获——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从零开始!

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笛卡尔。

我又一次想到了Y。

我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

于是我来到了少年宫。

门卫李伯拦住了我,虽然一段时间来我几乎每天都去少年宫,和门卫李伯早就熟了,但他还是例行公事地问道:“你找谁啊?”

“找Y。”我像往日那样地答道。

我一面说着一面伸着脖子焦急地往里张望,因为通常这时门卫李伯就会跑去把Y叫出来,由她把我领进去。

然而接下来门卫李伯的回答让我如堕冰窖。

“她已经好久没有来了。”门卫李伯看着我,用一种关切的口吻说道。

我望着满脸皱纹的李伯,一下子怔住了。

“她不会来了,好像是去顶替她的母亲了。”门卫李伯见我楞在那里,就又好心地补充道。

我失落地转过身,准备回家。

“等一下!”门卫李伯见我转身要走,就又叫住了我。

李伯从门房工作台的抽屉里找出一封已经蒙上了些许尘埃的信封,说:“这封信你拿去。”

我看着李伯手里的信,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暖意,我在想:“这可能是Y临走时怕我来找她,因此而留了封信给我。”

然而当我从李伯的手中接过这满是灰尘的信封,信封上熟悉的字迹赫然跃入我的眼眶时,我感到我的脑袋仿佛被什么东西猛击了一下而嗡嗡作响。

原来这不是一封Y留给我的信,而是我写给Y的那封信!

“这是你上次让我转交给她的一封信。结果她一直没有来过,因此没法给她。”门卫李伯看着我失魂落魄的模样,同情地解释道。

我没有听到李伯在说什么,因为我呆住了——我写过Y的那封信居然没有被送出去!

我拖着沉重的步伐,晕晕沉沉地回到家。

回到我的“亭子间”,我锁上房门,打开那封没有送出去的信,熟悉的字体跃然而上:

Y: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