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奥运禁令难逾越,X睿智打擦边球

只有愚者才等待机会,智者则造就机会——培根。

利用北惊奥运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来推广网络电视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一个不成功则成仁的设想!

因为北惊奥组委已经发布了禁止私下播放北惊奥运赛场上的录像的通知,如果我执意要这么做,那搞不好就有可能惹上侵犯知识产权的嫌疑。

但鉴于北惊奥运对中国老百姓的吸引力,如果能利用北惊奥运来推广网络电视,那就不是事半功倍的事了,而是我们的网络电视铁定会因此而一飞冲天。

而这其中的关键就只有两点:

一)这事是不是一件对老百姓有益的事;

二)洪州的政府是不是支持我做这事。

至于是不是侵权,我感到:

首先,我们没有去赛事现场录像,也没有主动播放节目内容给用户看;

其次,我们只是为有线电视用户提供了节目录制、存储和回放的服务,至于要不要点播回看,那是用户自己的事!

因此我认为这里面根本不涉及侵权的问题。

于是鉴定会结束后的第二天,我在送走了邬院长,魏所长和汪教授三人后,一回到公司我就马上动手开始给张市长写信。

我在担任洪州市建设和发展投融资咨询公司筹备小组副组长期间学会了如何给政府写报告,因此准确地讲,我写给张市长的信是一个给洪州市政府的报告,报告的名称是《关于北惊奥运期间为洪州人民提供免费的奥运比赛点播服务的建议》,报告的内容是这样的:

洪州市人民政府,张市长:

洪州龙慧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在洪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注册的专门从事光通讯和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研发、生产和服务的初创型高科技公司。

公司创办四年多来,洪州市政府和各行业部门的领导曾多次来我公司指导工作,包括山东分管科技的王军和省信息产业厅的孙厅长也都曾亲自来公司指导工作。

四年来,公司在洪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巨大的发展,昨天,公司研发的“下一代互联网交互式视频化服务前端”技术成功地通过了山东的科技成果鉴定。

为了感谢和回报洪州市政府对公司的支持和关心,公司准备在北惊奥运期间为洪州人民提供免费的奥运赛事的点播服务。

北惊奥运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办奥运。

1908年英国伦敦奥运会上,有一个中国记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什么时候能举办一次奥运会?

现在整整一百年过去了,我们终于圆了中国人的这个百年梦想!

因此,每个中国人都希望能够观看这届在中国的家门口举办的每一场奥运比赛。

然而可惜的是:奥运赛事的大部分时间是被安排在白天,而这正是绝大多数人的上班工作时间。

因此,为了让大家能够不留遗憾地在下班后能马上看到白天的精彩赛事,而无需等上几个小时甚至到第二天才能在电视台的重播中看到昨天的赛事,我们研发了能够以主动点播的方式回看奥运赛事的网络电视技术,并拟在北惊奥运期间免费向全体洪州人民提供这样的服务——这是一个公益性的“洪州人民看奥运”活动,我们希望洪州市政府能够支持我们的这一设想!

同时,为了在北惊奥运期间向全体洪州人民提供这样的免费服务,我们倡议洪州市的网通和电信部门也来支持我们的这样一个公益性行动——以成本价为我们提供光纤,包括临时性的免费机房空间以便我们放置相关的通信和服务设备,而这需要洪州市的信息产业局出面协调。

此外,为了让全体洪州人民能够知道我们在洪州市政府的支持下为他们免费提供了能够随时点播北惊奥运赛事的公益性活动,我们拟举办一个盛大的“洪州人民看奥运”公益活动的启动仪式,届时将邀请洪州市委宣传部、洪州市人大和洪州市政协,洪州市信息产业局、科技局、教育局、广电局等领导以及洪州日报等媒体一起前来参加这次的启动仪式。

我们相信:通过举办这样的一个公益性活动,将充分彰显我们洪州市政府和洪州人民对北惊奥运的支持和祝贺!

此报告当否,请指示!

洪州龙慧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X。

这个报告是中国当时一个典型的企业写给政府的报告,报告中先是对政府的支持表示感谢,然后是写自己在政府的支持下所取得的成绩,接着直奔主题——讲自己希望从政府这里继续得到支持,同时我也把这事提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

可以说,对于这样的一个报告,我几乎找不出张市长会拒绝的理由。

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我个人在张市长眼中的信誉度!否则,如果我是一个无名小卒,张市长都不知道我是谁,那我的报告哪怕写得再好,也是不会被贸然批示的!

报告写好后,我让侨联郭书记帮我把报告提交了上去!

很快,一周后,侨联郭书记就兴冲冲的给我送来了洪州市张市长对报告的批示,批示的内容很简单:“支持报告中提出的公益性活动的倡议,请信息产业局负责协调洪州网通和电信相关事宜。”

有了洪州政府的支持,那么接下来我就可以大胆地展开行动了!

但洪州是一个人口大市,全市城乡居民一共有800万,其中的互联网用户少说也有100万!因此我知道要能够为这么多的互联网用户提供实时的网络视频服务,这在2008年,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此侨联郭书记走后,我马上叫来了小倪和小高,我给他们看了洪州张市长的批示,他们也感到非常的振奋。

“小倪,你马上负责新装二十四台服务器,在洪州的市区我们公司放两台,下面的十个县市各放两台。”我对小倪说道。

“二十四台?这么多!为什么要每个县市区两台啊?”小倪听我说十个县市每个要配两台服务器,就不解地问道。

“每个县市区的网通和电信机房里要各放一台啊!”我看着小倪说道。

“哦,我忘了!现在洪州的互联网用户有的是用网通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有的是用电信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小倪吐了一下舌头,一面说一面在记事簿上记了下来。

“那还剩下的两台呢?”小倪又问道。

“作为备份!”我回答道。

“你再买二十二个千兆交换机,洪州市下的十个县级市的网通机房和电信机房各放一台千兆交换机,剩下的两台做为备份。”我又吩咐小倪道。

“那光通讯设备呢?LunX的光通讯设备只有四台啊!”小倪问起了光通讯设备怎么解决。

“把LunX的四台密集波分光通讯系统中的三台放到三个县级市的网通机房,因为这几个县级市的经济比较发达,互联网用户数量比较多,同时由于网通主要的市场在长江以北,因此网通的用户比电信多,所以LunX的三台密集波分复用光通讯系统放他们那里。”

“剩下的一台放在我们公司的网络实验室,所有其它的网通或电信机房都用我们的复合式波分复用光通讯模块进行双百兆以太网进行光通讯传输。”我对小倪说着我的打算。

“那是不是还要生产一些复合式波分复用光通讯模块?”小倪问我道。

“对!生产二十套吧,洪州市下的十个县市去掉网通的三个县级市,剩下的一共要十七套,剩下三套就作为备份吧。”我对小倪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